八月中旬,南京审计大学“青漪绘碳”社会实践团队在工程审计学院吴凯老师的指导下,奔赴宿迁、无锡两地,开展以“再生水碳中和路径优化”为主题的暑期调研。团队立足工程审计专业特色,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探索多主体协同下的绿色技术应用,为乡村振兴中的环境治理与能源审计提供创新思路。
专业视角:审计技术护航绿色转型
团队首站来到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参观厂史馆,深入了解企业在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技术领域的突破。宿迁电厂首创的“汽电双驱”供热技术、三阀一体联合阀门等创新成果,展现了其在能源高效利用上的领先水平。团队成员结合工程审计专业知识,重点分析了企业再生水处理系统与碳排放控制体系的运行效率,并通过数据建模绘制了全厂水平衡图。调研发现,全生命周期审计能够精准定位能效提升的关键节点,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图为南京审计大学 “青漪绘碳” 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厂史馆参观学习。韩璐瑶通讯员摄
生态实践:再生水系统的韧性探索
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团队实地考察了生态湿地与再生水处理全流程。宿迁电厂通过梯级利用补给水、循环处理煤泥水以及高盐废水零排放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团队提出将“动态审计”理念融入环境绩效评价体系,通过韧性指标量化水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为乡村水环境治理提供新视角。
图为南京审计大学 “青漪绘碳” 社会实践小分队为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生态湿地考察再生水系统。韩璐瑶通讯员摄
车间研学:零碳技术的现场解码
走进发电车间,团队成员近距离观察碳捕集与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实际应用。工程师详细讲解了智能发电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学生们则从工程审计角度模拟分析了设备维护成本与能效关系。这种“理论+实践”的研学模式,让零碳技术从课本走向现实,深化了团队对绿色转型的理解。
图为国家能源集团宿迁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师向南京审计大学 “青漪绘碳” 社会实践小分队讲解原理图。韩璐瑶通讯员摄
无锡调研:再生水回用的经济性分析
团队还前往无锡冷渎港、玛桥浜等再生水利用节点,通过水质检测与数据比对,评估了再生水在生态补水和工业回用中的效益。结合全成本审计方法,团队提出优化再生水定价机制的建议,以提升其经济性与可持续性,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图为南京审计大学“青漪绘碳”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无锡冷渎港开展再生水利用情况调研。韩璐瑶通讯员摄
以数字丈量生态,用专业注解未来。南京审计大学“青漪绘碳”团队将工程审计的严谨与绿色发展的愿景相结合,在实践中学思践悟,为双碳目标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贡献青春智慧。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审计技术与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书写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