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座谈会上,李书记主要从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时间、产品特点等方面向实践队详细地介绍。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致力于推动当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随后,双方就如何解决当地生产产品单一、深加工水平有限、产品价值不高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方面,除了化工产业之外,本地积极引进适宜当地发展的新产业,通过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和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开创新局面。
另一方面,该地立足于资源禀赋,推动初级产品由“工业产品”向“金融产品”蝶变,构建“金融+化工”的产融结合新模式。当地金融机构应凭借服务当地人民发展的初心,在化工产品的生产、储存、深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金融支持,满足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不断擦亮金融为民底色,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在未来,本地产业可以借助金融科技平台,打造“智慧工厂+智慧溯源+智慧示价+智慧联网+智慧帮办”的业务模式,通过金融科技与涉农产品的有机结合,统筹科技产业、绿色产业、质量产业、品牌产业,推动中国乡村产业农村现代化的纵深发展。
1月15日至16日,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科技赋能,家“裕”户兴”实践队在滨州市沾化经济开发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带队的队长李佳霖向队员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勉励大家把握好这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感受乡村的发展和变化,在活动中不怕吃苦,乐于奉献,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经过数个小时的车程,队伍到达沾化街道。在简单的休整之后, 他们来到化工厂建厂的村庄东洛村,开展“乡村化工产业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专项调研,并进行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以及公益环保的志愿服务。队员们首先拜访这里的基层老党员,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村支书亲切地接待了实践队成员,队员们同该村的老党员、孤寡老人在一起拉家常,同留守儿童们一起上课做游戏。老乡们对这群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成员也非常热情,交流活动自始至终传递着一股正能量。
随后社会实践队来到滨海滩涂,实地感受黄海沿岸的生态环境,海洋沿岸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河貌独特,风光旖旎,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黄海的魅力,感受到了大海之美,中华民族的环境之美。
结束了实践活动,大家一起交流了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了解了滨州的历史岁月与悠久文化,也了解了农村很多实际情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大家都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助力乡村振兴,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根据实践队的前期调查,山东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从事化工产业十余年,在2021年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想要趁着返乡创业的热潮回家乡打造一个自己的化工产业,是一家集化工原料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化工企业。同时该公司通过建立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预案等内容的安全管理体系,保证生产安全。除此之外,公司积极招收当地劳动力,鼓励当地年轻人返乡工作,有效解决了当地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队员积极向该街道办主任交流讨论有关政府如何助力民营化工企业在乡村建立设厂,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帮助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主任告诉实践队员,政府一直在不断助力人们返乡创业。当交流到企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实践队员问道:“企业在当地设厂投产后对当地经济有什么推动吗?”负责人答道:“山东家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我们街道建成后,政府每一年的财政税收都在增长,不仅仅工厂产品的税收,因工程生产及工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也间接增加了当地的税收。让政府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项目中去。”
紧接着实践队在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图。直观的体验到了企业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交流中得知,应企业运输的需要,村里对路面进行了铺设沥青路面等硬化路面工程。这个工程不仅仅解决了工厂产品运输困难的问题,也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前下雨土路会变的十分泥泞,村民的生活出行会变的十分困难,修设硬化路面以后,百姓们的出行方便了,其他农副产品也因为硬化路面的修建避免了变质而引发损失。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