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活动纪实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两弹一星暑期志愿宣讲实践团活动纪实
  8月29日,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的5名志愿者,来到了安康市旬阳市白柳镇妇女儿童之家,一场融合历史厚度与科技温度的科普盛宴正精彩展开。志愿者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线索,巧妙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硬核知识转化为童趣语言,为二十多位小朋友铺就了一条从红色历史到现代科技的探索之路。
  薪火相传:“两弹一星”精神在童心中扎根
  活动开场,大屏幕上“两弹一星精神”的主题画面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志愿者指着屏幕上邓稼先在罗布泊戈壁中伏案工作的黑白照片,轻声讲述:“很多很多年前,有一群特别勇敢的科学家,他们离开自己的家,去到沙漠里,悄悄造出了能保护我们国家的‘大武器’……”
  当志愿者讲到钱学森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参与科研的故事时,孩子们纷纷瞪大了眼睛;说到邓稼先因长期受辐射影响,身体日渐衰弱却仍坚持工作时,活动室里鸦雀无声,几个孩子甚至悄悄红了眼眶。在“历史小侦探”互动环节,“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是哪一年?”“‘两弹一星’元勋里有位‘中国的居里夫人’,她是谁?”等问题刚一提出,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在一问一答间,“热爱祖国、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已然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科创启智:从“两弹一星”到华龙一号,揭开核电神秘面纱
  回顾完“两弹一星”的峥嵘岁月,志愿者话锋一转,大屏幕上随即切换出华龙一号核电站的高清画面。“小朋友们,当年科学家们靠着智慧和勇气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现在咱们国家在核能领域也有了一个厉害的‘新朋友’,它叫华龙一号,就像一个能给千家万户输送清洁能源的‘超级充电宝’哦!”
  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华龙一号的安全特性,志愿者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道具——用两个透明塑料盒模拟“双层安全壳”,把红色的小弹珠当作“有害辐射”,演示时,“辐射”被牢牢困在“安全壳”内,怎么也跑不出来。“这就是华龙一号的安全秘密哦,它能把危险都挡在外面,安心地给我们发电呢!”志愿者的讲解生动又形象,孩子们都凑上前,好奇地盯着道具看。随后播放的华龙一号机组内部运转的动画短片,更是让孩子们惊叹连连,小嘴里不断冒出“好神奇”“太厉害啦”的赞叹。
  “华龙一号发的电能让多少小朋友家的灯亮起来呀?”“它和以前的原子弹是亲戚吗?”面对孩子们一连串天马行空的提问,志愿者一一耐心解答。在“未来能源畅想”分组讨论中,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是肆意飞扬:有的说“要用华龙一号的电造会飞的校车,带我们去太空上课”;有的说“要建好多华龙一号,让全世界都用上干净的电”……这些充满童真的构想,透露出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无限向往。
  这场科普活动,以“两弹一星”精神为纽带,以华龙一号科技为载体,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科学报国的种子。未来,志愿者团队将持续打磨科普形式,把更多前沿科技知识转化为适合儿童的趣味内容,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更多童心,助力他们成长为有担当、有梦想的新时代少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
  写稿人:冶金2402党少飞13571398562
  摄影作者:拔尖创新24李钰婷18082523263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安康分团
    发布时间:2025-08-30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实践结硕果,收获满满情
  • 7月31日,塔里木大学诗南实践团在和田的三下乡活动已接近尾声。这段时间,他们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在这片土
  • 08-30 关注:1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