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青春助力非遗数字化 桂航学子守护文化根脉

    来源:雷奕宁、杜良宇、庞志昆、龚志元、吴振伟
    发布时间:2025-09-01    阅读:

                                                            青春助力非遗数字化 桂航学子守护文化根脉

  在城乡发展高质量协同推进的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动 “三农” 发展的核心部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的核心载体,其传承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桂林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与文化优势,在非遗保护和乡村产业发展上已有成效,但如何打破资源壁垒、促进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仍需探索。

  为摸清桂林非遗保护传承现状与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桂遗码韵” 实践队以 “探寻桂林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为主题,深入相关地区开展实践。团队希望通过实地调研,探索非遗与乡村产业融合的有效模式,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与实践依据。

触摸传统技艺,感受非遗魅力

  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桂林非遗体验馆,在这里,他们近距离接触到了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拓印展示区,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雕版彩印这一古老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流程。从雕版的精心雕刻到纸张的巧妙铺展,再到拓印时力道的精准把控,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队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疑问,深入了解这门技艺背后的故事,感受着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非遗体验馆听讲解员介绍拓印 雷奕宁供图

  在雕版彩印体验区,讲解员手持拓印工具,向队员们详细介绍:“雕版彩印是古代印刷术的瑰宝,每一块雕版都凝聚着匠人数月甚至数年的心血。但传统记录方式难以完整留存技艺细节,你们带来的数字化技术,说不定能让这门手艺更好地传下去。” 队员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记录拓印流程,从雕版纹理的拍摄到拓印步骤的视频拆解,力求为雕版彩印建立全面的数字档案。

                                                                                                                                                               图为实践队员在非遗体验馆合照 雷奕宁供图

记录乡村技艺,助力产业发展

  鲁家村是桂林乡村振兴的典范,这里不仅有着整洁的村容村貌,更因传统豆腐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而闻名。村民们延续着古老的制作工艺,白嫩的豆腐散发着淳朴的香气,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

                                                                                                                                                    图为实践队员在鲁家村的合照 雷奕宁供图

  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豆腐制作的全过程。他们从选材、浸泡、研磨到煮浆、点卤、成型,一步步仔细观察,并将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整理。

  “我们家做豆腐几十年了,从选豆、泡豆到磨浆、点卤,全靠老经验。可年轻人嫌麻烦不愿学,再过几年,这些手艺说不定就没人会了。” 村民王大叔的话,让队员们深感非遗传承的紧迫性。为了留住这门传统技艺,队员们蹲守在豆腐坊,全程记录制作过程,将选豆比例、浸泡时间、火候控制等关键数据一一整理归档。
通讯员:雷奕宁、杜良宇、庞志昆、龚志元、吴振伟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