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我校生态与环境学院“绿意先锋”实践团开展暑期生态科普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绿意先锋小分队”
    发布时间:2025-09-02    阅读:
  
  为积极响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关于“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的号召,传承环保实践精神,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绿意先锋小分队”于2025年暑期再度启程,聚焦“双碳”目标、新污染物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大议题,深入社区及周边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与社会实践。
  调研先行,精准施策
  活动初期,团队坚持“数据驱动、精准服务”的理念,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更新了锁金村社区的环境治理现状与居民环保认知水平。详实的一手资料为后续宣教内容的科学设计与活动形式的精准匹配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科普服务“接地气、有实效”。
  践行“双碳”理念,倡导绿色生活
  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团队走进社区与校园,举办多场主题讲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双碳”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并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分享节能节电、低碳出行等实用技巧。现场设置的“碳足迹计算器”互动游戏,让参与者直观感知个人行为对碳排放的影响,并获得个性化的低碳生活建议。此外,团队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公共设施开展节能诊断,提出照明系统升级、空调运行优化等可行性改造方案。同步发起的“绿色出行挑战赛”,通过打卡积分、环保奖励等方式,鼓励居民积极选择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聚焦新污染物,提升科学认知
  在南京林业大学新青年广场,团队策划举办了“新污染物知多少”主题科普展。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系统介绍微塑料、抗生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兴环境问题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其对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活动特别聚焦垃圾分类中的关键盲点,重点讲解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与安全处置流程,帮助青年学生提升辨识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意识,推动“无害化处理”理念深入人心。
  守护生命之美,共筑生态未来
  团队将生态课堂带入红山社区暑期托管班,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通过生动的影像资料与互动讲解,展示我国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面临的生存威胁,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守护之心。
  活动中,团队还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展览,近距离观察蝴蝶、鸟类与植物标本,在触摸生命细节中感受生物多样性的奇妙与珍贵。该系列课程设计科学、内容丰富,获得共青团南京市玄武区委员会专函表彰,充分肯定了团队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与此同时,实践团赴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野外生态调研,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群落与野生动物踪迹,初步掌握样方调查、物种识别等生物多样性监测基本方法,在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
  青春心声:从“知道”到“担当”
  “这是我第二年参与‘大学生在行动’项目。从最初的参与者到如今带队策划,我深刻体会到,环保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更是走进社区、走进人群的沟通与行动。当一位阿姨认真记下‘空调每调高1℃可省电8%’的小贴士时,我感受到知识传递的力量。真正的‘双碳’落地,就藏在这些细微的生活改变中。”团队负责人许瑾雯在总结时感慨道。
  这些真挚的感悟,不仅是实践的回响,更是青年一代与生态文明建设同频共振的心声。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也在服务中完成了自我成长——从“知道”到“做到”,从“关注”到“担当”。
  “绿意先锋”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深知:每一份微小的绿色行动,都是通往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一步。未来,团队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创新传播形式,勇担生态使命,以青春之力助推全民生态文明素养提升,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南林智慧与青年力量。

  图:2311704125许瑾雯、2311704118毛莹莹
  文:2311704121王乙晶、2211704109李明艳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