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创业创业就业队三下乡
[西南石油大学9月5日讯](通讯员:陈炎)
西南石油大学化工学子实践成果持续落地:个人成长显成效 校企合作再深化
个人成长 “不打烊”:从实践到考证,瞄准岗位需求补短板
“实践结束后,我每天花 2 小时学习化学检验员考试知识点,周末还会在线上跟着教程练习 GC-MS 数据分析软件。” 参与实践的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表示。据了解,为实现 “从储备名单到正式录用” 的跨越,该生将实践中发现的能力短板转化为明确的学习目标:针对企业强调的 “仪器操作熟练度”,他通过模拟实验软件反复练习 HPLC、GC-MS 操作流程,累计完成 30 余次模拟检测;围绕 “化学检验员(中级)证书” 备考,他整理出实践中积累的 15 批次原料检测数据作为案例,结合理论知识深化理解,目前已完成考试报名,预计 2024 年底参加考核。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生将实践中总结的《HPLC 操作易错点记录》进一步优化,补充了 “不同原料前处理的差异化技巧”“数据异常应急处理流程” 等内容,形成 2000 余字的《化工检测实操笔记》,在班级内分享后,被 10 余名同学作为仪器操作学习参考资料。“以前大家总觉得仪器操作难在‘参数设置’,现在通过这些来自企业的实操笔记,才知道‘细节把控’更关键。” 同班同学这样评价。
成果落地 “见真章”:高校优化课程,企业升级培训
实践成果不仅推动学生个人成长,更成为高校与企业双向优化的 “金钥匙”。西南石油大学化工学院结合该生及团队反馈的 “课堂未涉及 HPLC 基线漂移处理”“工业级仪器实操缺失” 等问题,已启动《工业分析化学》课程调整:新增 “工业检测案例模块”,将该生实践中遇到的 “原料纯度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流动相脱气与数据精度关联” 等案例纳入教学;同时与广东某化工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敲定合作,2025 年春季学期将组织 50 余名学生赴企业开展 “为期 1 周的仪器实操实训”,让学生直接接触工业级检测设备。
“学生总结的实操经验,比我们工程师的‘经验之谈’更贴近新手视角。” 企业技术部负责人透露,该生参与撰写的《化工分析仪器实操指南》已正式用于企业新员工培训,其中 “大学生视角的操作难点解读” 让新员工上手速度提升 30%。此外,企业还基于该生及团队的调研数据,优化了 “校园招聘标准”,在 “专业成绩” 之外,新增 “实践经历”“仪器操作熟练度” 等考核维度,“我们希望招到的学生,能更快适配岗位需求,减少培训成本。” 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
校企合作 “再升级”:从短期实践到长效联动
随着实践成果的持续落地,西南石油大学与广东某化工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也从 “短期实践” 走向 “长效联动”。双方近期签署《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协议》,明确将共建 “化工分析实训基地”,企业将定期派遣工程师赴校开展 “实操讲座”,高校则为企业提供 “技术研发辅助”,学生可通过 “项目制实践” 参与企业实际检测任务。
“这次实践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校企合作的‘起点’。” 西南石油大学化工学院负责人表示,后续将选拔更多优秀学生参与企业实践,同时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为 “可复制、可推广” 的教学资源,让更多学生受益。而参与实践的学生也期待着后续的实习考核:“实践让我明确了方向,现在我每天都在为成为‘合格的化工检测技术员’做准备,希望能通过考核,真正留在这个行业。”
从个人成长的 “小变化”,到校企合作的 “大联动”,西南石油大学化工学子的这次就业实践,不仅打破了 “理论与实操” 的壁垒,更构建了 “学生 - 高校 - 企业” 三方共赢的育人模式,为化工行业培养 “懂理论、会实操、能适配” 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西南石油大学 创新创业就业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炎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