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烈士陵园参观活动
为深刻铭记光荣的革命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热忱与文化自信,淮北师范大学的学生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的皖南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瞻仰革命圣地,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沉浸式感受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峥嵘岁月,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将伟大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活动开始前,参与者在烈士陵园门口集合,在巍峨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怀着沉重与探寻的心情,队伍有序步入皖南烈士纪念馆。馆内光线柔和而肃穆,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专业导览员饱含深情的讲解引领下,参观正式拉开序幕。大家移步至革命文物展区。这里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战时遗物,每一件都是历史的无言见证。
一把锈迹斑斑但枪管依然挺直的步枪,仿佛仍在诉说着主人扣动扳机时的怒吼;一盏布满划痕的煤油马灯,曾照亮过指挥员深夜运筹帷幄的地图;一个磨得发亮的军用水壶,陪伴战士穿越了无数险山恶水;几封字迹模糊、纸张泛黄的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与“誓死报国”的铮铮誓言。特别是一套缝补多次、布满弹孔和血迹的灰色军装,静静躺在展柜中,无声地讲述着其主人经历的残酷战斗与英勇牺牲。学生们围在展柜前,屏息凝视,有的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有的用手机拍下细节,试图透过这些实物,触摸历史的温度,理解“艰苦卓绝”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走出纪念馆,队伍沿着青石铺就的甬道,缓缓步入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区。这里长眠着在皖南事变及当地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烈们。一排排整齐的墓碑,如同列队的士兵,默默守护着这片他们为之献身的土地。墓碑上镌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和生卒年月,许多名字因年代久远或牺牲惨烈已不可考,仅以“无名烈士”铭之,但他们的功勋与日月同辉。
参观活动的尾声,全体人员再次在纪念馆前的纪念广场集结。一位学生深情地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是为了缅怀,更是为了传承。皖南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忠诚的本色和担当的勇气。他们面对强敌不屈不挠,身处逆境初心不改,这份精神就是我们今天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红色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根基,每一位参与者将今日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
最后,全体参与者在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庄重而充满意义的瞬间。这不仅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一次精神的凝聚,一次力量的集结。
此次意义深远的皖南烈士陵园参观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它极大地增强了参与者对我市光辉革命历史的理解深度和情感认同,使抽象的“红色精神”变得具体而鲜活。通过直面历史的悲壮与辉煌,大家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安宁与繁荣发展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启迪。一名学生慨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这次活动播下了红色的种子,它将在参与者心中生根发芽,激励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缅怀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和实干之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通讯员 李杨明)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