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文青之死

    来源: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曾超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

文青之死

这咖啡馆的咖啡,已经淡薄得如同隔夜清水。邻座两个年轻人,各自将头低垂,死死盯着掌中发光的方寸之物,指头在冰冷玻璃上飞快地戳点滑动。那旧书在桌上,封面被咖啡渍染得斑驳,倒像幅抽象画了;它摊开着,字句分明无人问津,只如一个被遗忘的旧梦,孤寂地晾在喧嚷的中央。
曾几何时,文青一词尚非贬义,乃是灵魂里缠绕着诗与远方的标记。那时节,真有青年在窄窄阁楼里,饿着肚子翻译艾略特的《荒原》,字字仿佛从灵魂里滴出鲜血;有人抱着破旧吉他,在路灯下沙哑地唱迪伦的歌,歌声在风中飘荡,仿佛要撕裂黑夜;更有痴心人,在廉价稿纸上抄录聂鲁达的情诗,笔尖划破纸页,仿佛要写下自己心中奔涌的炽热岩浆。他们轻狂而执着,如扑火的飞蛾,不知倦怠地追逐着那精神烛火,宁可穷困潦倒,也要攀援灵魂的高峰——他们仿佛深信,自己身上就蕴藏着某种能照亮混沌世界的微光。
然而世道流转,文青的魂魄,不知何时竟已悄然飘散。如今架上精装典籍,不过权作装饰,沉默地排立着,俨然如华服木偶,任尘埃轻轻覆盖;黑胶唱片在唱机上空转,空有“诗与远方”的标签,却早已听不到里面灵魂的呐喊。人们貌似仍在谈论文学,字句却流于浮泛虚饰;看似迷恋艺术,不过追逐标签以作身份自饰。那昔日对精神世界纯粹虔诚的渴求,早已被碾碎,散落在喧嚷浮华的风里,无处可寻了。
于是书店里,线装古籍被精装的成功学围困,如一座孤岛,在喧哗的浪涛中岌岌可危。文学讲座的台下,听众指间夹着闪烁的手机,蓝光映着他们漠然的脸庞——台上人纵使舌绽莲花,也不过撞在无数沉默心壁上,激不起丝毫涟漪。诗集的封面纵然印得精美如画,内里字句却再难抵达人心;纵使偶有奇句跳出,也迅疾被更汹涌的娱乐洪流裹挟而去,仿佛坠入虚空。
我惘然步出这伪饰的殿堂。暮色渐沉,华灯初上,霓虹灯管霎时亮起,吞没了残存的天光。城市仿佛一头巨兽,无数闪烁的荧屏就是它冰冷的鳞片。行人低头疾走,耳朵里塞着白色耳机,宛如佩戴着两枚玲珑电子耳环,隔绝了外界一切声响——他们耳朵里灌满了人造的喧声,却偏偏听不见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响。
文青确乎已死。手机屏幕那点微光,已足以照彻他们整个精神世界,逼仄又明亮。那一点光晕之外,是更广大而寂静的黑暗——灵魂的暗处,再无人举着蜡烛去探问。
被wifi信号勒毙的,何止是文青?整个时代都沉溺于这精致的光晕之中,而我们竟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光明。

 
校园文学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校园文学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