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追寻红色足迹,赋能乡村振兴——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党员专项实践团赴山东临沂开展实践活动

  华中农业大学党员专项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了一场集红色教育、产业调研与实践共建于一体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革命旧址、对话基层干部、探访特色产业,在红色沃土上感悟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访朱村旧址,寻初心足迹
  
  实践团来到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实地考察过的地方,也是沂蒙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走进朱村,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红色标语醒目亮眼,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峥嵘岁月。
  
  队员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与沂蒙支前纪念馆,馆内的实物与影像,无声诉说着当年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历史。泛黄的作战地图上,红笔标注的伏击路线依稀可辨;展柜里,村民支援前线的独轮车、补了又补的军粮袋带着岁月的磨痕静静陈列,一段段影像资料中,亲历者讲述着“门板当担架、妇女做军鞋”的往事,那些“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赤诚,让队员们仿佛触摸到了总书记考察时强调的“红色基因代代传”的深刻内涵。
  
  图为队员们在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前默哀张舒桐摄
  
  朱村的柳编技艺源远流长,如今已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之一。村民们用当地盛产的柳条,编织出筐、篮、摆件等精美工艺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手艺,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世界各地,为村民增添了一份收入。
  
  图为当地居民正制作柳编工艺品张舒桐摄
  
  
  图为队员体验柳编工艺制作张舒桐摄
  
  漫步朱村老街,队员们参观了“钢八连”纪念馆,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武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还原了当年村民与战士并肩作战的场景。队员任靖茹感慨道:“从‘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奉献,到如今‘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朱村的故事让我们读懂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图为队员们参观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张舒桐摄
  
  观红嫂展馆,悟巾帼担当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展馆内,“乳汁救伤员”的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红嫂的事迹通过实物、影像和场景复原一一呈现,展现了战争年代沂蒙妇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到,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就有10万多名妇女加入“红嫂”队伍,她们扛起了支援前线的重担,用生命守护着革命火种。红嫂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军民鱼水情’。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更要传承这份担当,在平凡岗位上贡献力量。
  
  图为队员们在红嫂文化博物馆留言张舒桐摄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与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展开了座谈,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正式挂牌建立“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此外,我们深入交流双方需求,融合学科特色,着力开发红嫂文化博物馆网上预约系统,推动数字化赋能场馆发展。未来,双方将通过共建红色课堂、开展研学活动等形式,让更多青年学子走进红嫂故事,让红嫂精神薪火相传。
  
  图为队员与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座谈张舒桐摄
  
  探葡园产业,助乡村振兴
  
  红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灵魂,特色产业则为发展提供动能。实践团走进临沂当地葡萄采摘园,实地调研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盛夏时节,葡萄园里硕果累累,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种植户介绍,临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电商”模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打造了“沂蒙葡萄”特色品牌。
  
  图为队员调研临沂当地采摘园张舒桐摄
  
  结合专业所长,队员们围绕葡萄种植技术改良、冷链物流优化、品牌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表示将持续关注园区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队员们表示,乡村振兴需要科技赋能,作为农业院校党员,我们有责任把知识用到田间地头。
  
  瞻革命场馆,铸党性根基
  
  此次实践中,团队还先后走访了临沂市博物馆、沂蒙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和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在历史长河中感悟初心使命。
  
  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环绕,烈士纪念碑高耸入云。队员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每一座墓碑都是一座精神灯塔,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必须接过接力棒,为国家富强而奋斗。”队员隋雨航深有感触。
  
  图为队员们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张舒桐摄
  
  沂蒙革命纪念馆内,“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主题展,系统展现了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的历程;华东野战军纪念馆里,一张张作战地图、一件件战地日记,还原了华东野战军从沂蒙出发、决胜全国的辉煌战绩。“从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实践团跟队指导老师任彦儒总结道。
  
  图为队员们在临沂市博物馆红色展区参观交流张舒桐摄
  
  此次临沂之行,华中农业大学党员专项实践团队在红色教育中淬炼了党性,在产业调研中明确了方向。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挺膺担当,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党员专项实践团队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党员专项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践行青年时代使命
  • 2025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赴湖北黄冈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践团开展了以“大学生食品安全中国行”为主题
  • 07-17 关注:4
  • 以青春微光,照基层之路
  • 当我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禁毒防艾课件走进社区,看着居民们认真聆听的眼神,从最初的些许陌生到后来主动提问交流,那一刻真切感受到知识传
  • 07-17 关注:7
  • 贵州医大“明眸行动”:大学实验室的护眼科技,这样照亮乡村课堂
  • 济南平阴队调研组探访玫瑰产业:花海中的振兴之路
  • 济南平阴队调研记:走进龙山炭素厂探寻村企共建新路径
  • 平阴孔村研教记:从产业振兴到童心守护,济南平阴队的乡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