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科技种子扎深根 乡村振兴结硕果

    8月的桥头河镇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春的脚步。2025年8月2日至5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学院“智‘惠’农林·青‘践’正当时”实践团赴涟源市桥头河镇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优秀校友、桥头河镇副镇长聂泉涛的对接与支持下,实践团深入当地蔬菜基地、邬辣妈企业及电商助农站点,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让科技之光照亮希望的田野。
 
    座谈交流谋发展 数智赋能促振兴 实践团抵达当日即与桥头河镇副镇长、校友聂泉涛及支书助理廖卫伟座谈,深入交流软工与农信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聂泉涛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分享基层工作经验,鼓励成员将专业知识融入国家战略。座谈中,成员们围绕“数智赋能”、“科技支农”等计划积极提问,聂泉涛就数据平台建设、农产品溯源系统开发等给出了专业建议。此次交流为后续实践明确了方向,深化了对乡村振兴的理解。

图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数学院实践团在桥头河镇展开座谈会。曾梦媛 摄
 
    农旅融合兴产业 智能防控病虫害 在桥头河镇蔬菜基地调研时,实践团在村支书助理指导下探索“农旅融合+数字电商”模式。团队帮助开发了“桥头河镇农特产品公共展销平台”官方小程序,实现农产品从预订到配送的一站式服务,并推出“农旅盲盒”功能,系统自动汇总并同步至基地,指导定向采摘与标准化包装,再由专人集中配送至各取货点,提高销售效率和游客体验。同时,团队联合基地技术人员、企业和高校,建立了“桥头河蔬菜病虫害数据集”。通过拍照记录蔬菜病虫害情况,利用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初步实现病虫害的早期识别和预测,推动绿色防控智能化。这项工作锻炼了团队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实际案例。整体实践为桥头河镇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持。
图片2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桥头河蔬菜基地拍摄病虫害数据集。曾梦媛 摄
 
    企业探访观产线 智研分拣新技术 走进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桥头河镇知名农业企业——邬辣妈公司,实践团实地考察了特色农产品加工全流程,深入了解了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完整生产工艺,以及企业在品质管控、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创新举措。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特别关注产品分拣包装环节,结合专业所学,现场探讨了计算机视觉和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分拣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更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图片3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邬辣妈公司观摩自动化分拣生产线。曾梦媛 摄

    直播助农销葡萄 航空速运提效率 实践团成员与选调生村支书助理共同参与“阳光玫瑰”葡萄助农直播,亲身体验新媒体助农销售的全流程,深入考察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成效。随后,团队前往桥头河机场调研航空物流在农产品运输中的应用,与机场工作人员交流货运航线布局、运输成本及生鲜产品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基于直播实践与实地调研,成员们重点探讨了如何发挥机场区位优势,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的航空冷链运输,并研究整合电商直播与航空物流资源、优化信息对接平台的具体路径,以提升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终端的流通效率。
图片4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石坪村葡萄园进行助农直播。曾梦媛 摄
 
    本次桥头河之行,实践团成员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在调研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收获感悟。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我,服务时代之需,用科技与热忱书写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数学学院“智‘惠’农林·青‘践’正当时”专业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0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百载衣梭承古艺,素手飞针绣振兴
  • 团队以彝绣为千年文脉与当代振兴的纽带,紧扣“非遗焕新与青年担当”核心,围绕弘扬绣韵、传承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呈现曲别李英等
  • 08-07 关注:10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