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韵传濉溪童心向未来——淮北师范大学法韵小喇叭志愿服务队开展少先队实践营暑期社会实践
蝉鸣阵阵,暑意渐浓,濉溪县青少年宫内却洋溢着比夏日更炽热的活力。7月,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法韵小喇叭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在这里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三下乡”少先队实践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带着专业知识与青春热忱,以法治为基、文化为脉、红色为魂、关爱为桥,为濉溪县的几十名小学生打造了一堂堂涵盖法治启蒙、趣味手工、心灵疏导、文化传承等的“成长必修课”,用爱心与责任编织出孩子们缤纷的夏日时光。

普法润童心,播撒法治种子
作为法学院的志愿服务队,普法教育是本次活动的核心课程之一。志愿者们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民法典》中的条文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通过动画短片、互动问答、游戏巩固等形式,让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可知可感。
在“法律游戏”课堂上,孩子们拿着红绿彩纸模拟起了小法官,对一个个法律问题进行判断,激烈的讨论中,“权利”“责任”“宽容”的种子悄然埋下。这样一节节接地气、有温度的普法课,不仅教会孩子们保护自己,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尊重法律、遵守规则的种子。

心灵彩虹桥,关注自己的情绪
“当你感到生气时,会做什么?”“如果朋友误解了你,你会怎么想?”在“心灵彩虹桥”我的情绪魔法课上,志愿者们以绘画、情景剧、小组分享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课堂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我的情绪小怪兽”,在“情绪垃圾桶”环节写下烦恼并投入“垃圾桶”,在“彩虹桥对话”中与同伴坦诚交流。志愿者们还设计了“压力缓解小妙招”互动环节,教孩子们通过深呼吸、运动、倾诉等方式调节情绪。“很多孩子在课堂上第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小烦恼,这说明他们信任我们,也愿意打开心扉。”志愿者陈彭展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学会与情绪友好相处,成为自己心灵的小主人。”

知史明地理,打开世界之窗
“我们安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除了安徽你还去过哪些省份?”在地理与历史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导游”与“历史老师”,用地图拼图、朝代歌诀、文物模型等教具,带孩子们“走遍”中国大地,穿越千年时光。
历史课上,解放战争的故事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中,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志愿者们耐心解答,鼓励他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报效祖国。

传承文化根脉,守护传统之美
手工课上,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做起了剪纸窗花,演示了剪纸的方法,并鼓励孩子们创造自己喜欢的剪纸图案、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兴趣。
“大家说一说,你们在春节时都会做些什么呀?”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志愿者带着精美的图片与视频和大家共同讨论了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让孩子们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半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法韵小喇叭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用专业服务社会,用爱心陪伴成长,致力于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与力量。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与兴趣,体现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离别时,孩子们拉着志愿者的手问:“老师,明年你们还会来吗?”志愿者们笑着点头,心里早已约定——明年夏天,再赴这场与童心的约定,让法韵继续传扬,让梦想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