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五天攻坚两支宣传片|广财甄小农团队以专业实力赋能开平塘口文旅宣传

  在开平市塘口镇的青山绿水间,一支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仅用5天时间,完成了从需求沟通到成片初步交付的全流程宣传任务。这支名为“甄小农项目组”的团队,以专业高效的执行力为塘口镇打造了两支高质量文旅宣传片,更因出色表现获开平市委宣传部紧急委派新任务,成为“百千万工程”青年实践中的标杆案例。
  
  【精准对接需求:从政府痛点切入制定解决方案】
  8月9日,甄小农项目组抵达开平市塘口镇。不同于常规社会实践,团队首日即开展“双线调研”:线上系统梳理塘口文旅资源数据库,线下深入村落采集风土人情素材。这种“数据+实地”的调研模式,为后续专业服务奠定基础。
  
  10日上午,团队与塘口镇政府召开需求对接会。面对政府提出的“提升塘口文旅知名度”核心诉求,团队不仅承诺拍摄宣传片,更与政府积极沟通,达成春节红包设计、电子地图制作等增值服务方案。团队总导演敖同学在采访中透露:“我们连夜制作了三套执行方案,包含分镜头脚本、设备清单和风险评估表。”
  
  下午的踩点环节同样体现专业素养。制片负责人朱同学回忆:“我们按文旅动线规划了6条拍摄路线,用无人机测绘生成3D地形图,确保每个点位的光线、人流、取景角度都精准匹配。”
  
  【高效执行攻坚:48小时完成双片拍摄】
  11日清晨5点,团队携带8K电影机、无人机、稳定器等专业设备投入拍摄。摄影组组长胡同学介绍:“自力村碉楼群我们采用‘一镜到底’航拍技术,绕楼飞行12圈,捕捉黄金画面。”在酱园咖啡的拍摄中,团队创新使用“延时摄影+微距镜头”组合,将咖啡豆烘焙过程转化为视觉艺术。
  
  12日,当团队正在整理素材时,意外接到开平市委宣传部紧急任务:为IE公社拍摄宣传片。导演敖同学表示:“我们立刻启动B计划,抽调3人小组携带便携设备2小时内抵达现场,用自然光拍摄法完成全部镜头。”这种临场应变能力获得宣传部高度评价:“大学生团队展现出专业级应急响应能力!”
  
  【专业交付成果:从视觉呈现到数字赋能】
  13日的汇报会上,团队不仅提交成片规划,更展望了三大增值服务成效:
  
  文化IP设计——春节红包融合碉楼轮廓与侨批元素,设计组组长李同学解释:“我们扫描了32处建筑纹样,用AI生成符合现代审美的传统图案”;
  智慧导览系统——电子地图标注20多个文化点位,技术负责人侯同学演示:“游客扫码可获取AR实景导航,还能听到我们录制的侨乡故事语音导览”;
  传播策略包——包含短视频拆解方案、社交媒体话题矩阵、文旅博主合作清单。
  
  团队队长黄同学总结道:“我们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构建‘视觉+数字+传播’的文旅赋能体系。政府后续的电子地图开发、文创产品升级等需求,我们已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政府评价:青年力量重塑乡村振兴模式】
  塘口政府工作人员在验收会上指出:“甄小农团队用专业能力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突破时间极限,5天完成常规需15天的项目;二是突破服务边界,从拍摄延伸到数字基建;三是突破年龄标签,展现堪比专业机构的执行力。”目前,塘口政府已与团队达成长期合作,后续将参与塘口市全域旅游智慧系统建设。
  
  【团队心声:用专业书写青春答卷】
  剪辑师林同学在采访中动情地说:“连续3天只睡4小时,但看到碉楼在成片中熠熠生辉时,所有疲惫都值得。”而外联专员周同学则强调:“最感动的是当地老人主动带我们找秘境取景,这份信任比任何表扬都珍贵。”
  
  【结语:用专业让塘口之美被世界看见】
  从踩点勘景到成片交付,从基础任务到增值服务,甄小农项目组用5天时间书写了“专业赋能”的青春答卷。当大学生创业团队以企业级标准完成政府项目,当社会实践从“体验式”升级为“解决问题式”,这正是“百千万工程”中青年力量的生动注脚。正如团队在实践日志中所写:“我们记录塘口的美,更用专业能力让这份美被世界看见。”
    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甄小农项目组
    发布时间:2025-08-30    阅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总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