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实地调研中感悟清正风气,同时探寻乡村数字化建设成效与经验,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2025年7月16日至18日,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质兴农”实践队赴三明市大田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资料分析等形式,深入探究三明市大田县如何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实践首站,队员们前往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陈列馆进行调研学习。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陈列馆作为三明市廉政教育基地、第三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展示了上百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先进事迹,具有深刻的廉政文化底蕴。在讲解员鸿图中学范建洪老师的介绍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抗战时期陈嘉庚先生与学生同吃同住,不接受一切政务接待等动人故事,深刻认识到陈嘉庚先生克勤克俭、倾资办学、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与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讲解员范建洪老师向队员们讲述陈嘉庚先生故事+姜名扬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讲解员范建洪老师合影+张云宝摄
随后,队员们前往大田县阳春村智慧村部进行参观学习。阳春村作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大田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先锋,不仅以“数字阳春”获得“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的称号,还以数字化建设为“金钥匙”,将传统意义的“村部”升级为“数字中心”,打开了“数字阳春”的新篇章。阳春村利用“互联网+N”、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数字科技手段,打造出集指挥调度、平安联防、智慧农业、智慧养老等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数字服务平台,不但为村民提供了数字化的便民服务,而且有效提高了村级应急指挥调度效率。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与省公安厅网安总队退休干部阳春村党支部书记林乐坚、村干部林文青围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林书记不但系统地介绍了阳春村的历史文化,还介绍了“数字阳春”建设情况,特别介绍了阳春村在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化数字化应用赋能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大家也对调研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了提问,如初期智慧农业推广方面遇到哪些困难,对未来数字乡村建设有哪些期望与建议等问题。对此,阳春村党支部书记和阳春村村干部也对问题一一做出回应,队员们认真听讲并表示收获颇丰。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阳春村支书林乐坚合影+姜名扬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智慧村部+郑婉婷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阳春村支书林乐坚、村干部林文青进行座谈交流+张云宝摄
阳春村森林康养基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数字化+康养”的创新发展,荣获“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的荣誉。因此,队员们前往阳春村森林康养基地进行调研学习。基地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康养服务的精准化——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实时显示区域空气质量、噪音指数,为游客定制个性化康养路线,让“林海疗愈”有了科学数据的支撑。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当康养产业遇上数字技术,自然的疗愈力就被赋予了更精准的表达,我们也对林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感受到阳春村关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前进动力。

图为阳春村森林康养木屋+张盈盈摄
大田县屏山乡是著名的“东方美人茶之乡”,其不仅被评为国家AAAA级茶美人景区、省级观光农产品示范基地,还入选了2025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依托自然禀赋,屏山乡以大田美人茶为主导,形成“一茶引领、多业融合”的现代农业格局,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7.2亿元,主导产业农业产值1.12亿元,走出了一条政策护航、科技驱动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前往屏山乡大田美人茶主题馆进行调研学习。大田美人茶主题馆位于国家AAAA级大仙峰-茶美人旅游景区,该馆以“仙峰茗韵似美人”为主题,旨在助推大田美人茶文化传承与品牌发展。在讲解员林文青老师的介绍中,队员们了解到大田美人茶是高山茶中珍品,享有“美人三贵”之美誉,其五色六香与生态种植关系紧密。通过介绍萎调、摇青、揉捻等一系列古法制茶技艺,队员们了解到了一片片普通的茶叶如何历经一道道工序,蜕变成为一杯香气四溢的香茗。智慧茶山通过实时监测茶山土壤、气候等数据,精准调控灌溉施肥,结合无人机巡检防控病虫害,实现生态种植的精细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队员们纷纷表示数字辅助种植茶的实施,使得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让古老的茶文化有了科技加持的新表达。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大田县美人茶主题馆+张云宝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屏山乡乡长林开聪、阳春村干部林文青老师合影+姜名扬摄
实践中,队员们面向阳春村近30名中小学生和部分村民代表,开展了以“‘八项规定’进乡村清风拂面促振兴”为主题的理论宣讲。实践队队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爱读书、过“四关”等故事向当地中小学生们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崇高的品格风范,进而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家风故事剖析其个人优秀品格养成的重要原因,由此引导在场所有中小学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其“自找苦吃”的奋斗精神,从小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价值追求。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为当地学生进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理论宣讲+张盈盈摄
宣讲结束后,实践队队员组织阳春村小学生开展“清廉”为主题的非遗金箔手工活动。队员们向在场学生和部分村民介绍了金箔非遗技艺的源流,之后指导他们打线稿、贴金箔,共同完成了“廉洁”“清正”等字样的非遗金箔画。孩子们和村民对理论宣讲和非遗金箔画制作非常喜欢。孩子们表示,习近平爷爷勤俭节约、“自找苦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他们要以习近平爷爷为榜样,好好学习,不怕吃苦,勤于思考,孝敬父母!村民代表林娟则表示,理论宣讲和金箔画制作让他们和当地孩子感受到总书记所说“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的深刻含义,同时也感谢队员们的辛勤付出,让乡村孩子也有体验中华传统非遗文化魅力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接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指导同学们做手工+张云宝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与同学们合影+姜名扬摄
图为同学们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反馈+郑婉婷摄
阳春村作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大田县数字乡村建设的先锋,不仅获得“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等称号,而且还是“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场教学基地”“大田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大田县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近年来,阳春村年均接待研学人数近万人次。调研中,实践队前往阳春村红军馆与国防教育馆(大田县阳春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展馆展示了红军长征历程,以及朱德带领红四方面军途经阳春村的英勇战斗事迹。大家深刻认识到,红军长征路线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与阳春村支部书记林乐坚、村主任林开安等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在访谈过程中林书记特别介绍了阳春村如何做到以廉促兴。在廉政建设领域,阳春村积极探索“互联网+廉政”模式,通过搭建线上村务公开平台,村民可随时在手机端查看村集体项目建设进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此外,借助线上廉政教育课堂,定期推送廉政法规、案例警示等学习资料,增强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的廉洁自律意识,以“互联网+廉政”的扎实作风,为村内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阳春村支部书记林乐坚等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郑婉婷摄
图为实践队与部分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姜名扬摄
图为阳春村村干部林娟老师向队员们介绍国防教育馆+张云宝摄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阳春村主任林开安在红军馆合影+姜名扬摄
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在每日复盘的基础上召开总结会议,围绕数字赋能与廉政乡村建设等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实践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字技术通过对农村消费和农业生产的赋能,正在加速推动农业生产力升级,而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将为更高水平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可行路径。实践队员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学子,要紧跟时代大势、厘清理论脉络、深入乡村一线,助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