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源和”锂电池产业调研实践团队赴武汉开展实践活动


  为引导青年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产业实践相结合,在服务行业发展中锤炼本领,7月上旬,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源和”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武汉开展了为期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由12名学生组成,依托学校在汽车工程、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优势,以“探究汽车工程技术,链接产学研用”为核心,通过企业调研、技术访谈、成果梳理等形式,搭建高校与产业的沟通桥梁,既为专业学习积累实践素材,也彰显了高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
  
  为确保调研兼具专业性与针对性,实践队提前五天开展筹备工作,12名队员共同参与方案设计。团队围绕CAE技术在车辆轻量化、结构强度、碰撞安全、气动模拟及电池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梳理出六大核心问题,涵盖不同车型分析重点、关键部件设计、碰撞安全评估、气动模拟方法及电池区域安全分析等维度。筹备期间,5名调研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两人负责主提问,聚焦技术细节与应用场景;两人专注记录,分别以文字与影像形式留存信息;一人统筹协调,负责设备调试与节奏把控。其他队员协助完善问题逻辑、测试记录设备,通过全员协作筑牢调研基础。
  
  图为“源和”团队成员进行采访   安逸摄
 
  调研当天,5名队员准时抵达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按预设分工迅速进入状态。在企业研发人员陪同下,团队首先参观技术中心,观察CAE仿真软件操作流程与模拟成果展示,记录员同步拍摄轻量化设计模型、碰撞仿真动画等关键素材,提问队员则就软件界面、参数设置等细节与技术人员初步交流。
  
  进入座谈环节,队员们按分工有序提问。针对“CAE技术实现轻量化与强度平衡”“不同车型结构分析重点”等问题,主提问队员结合汽车构造知识依次发问,技术人员从材料选型、拓扑优化等方面作答时,记录队员快速整理要点,对涉及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模态分析方法”等专业内容即时标注。问到碰撞安全分析与乘员保护评估时,队员们默契配合:一人关注评估体系细节,一人追问数据反哺模型的逻辑,形成连贯的提问链条。谈及电池包CAE分析阶段与安全风险评估时,主提问队员聚焦开发流程,记录队员则侧重技术术语的通俗转化,确保信息准确易懂。
    
  图为“源和”团队参观车间   叶璐摄
 
  返回驻地后,5名队员立即开展资料整理,按“技术应用”“车型差异”“安全评估”“电池分析”分类梳理素材,其他队员协助核对信息、提炼核心结论,最终形成系统的调研纪要。此次调研不仅了解了CAE技术在汽车研发全流程的应用逻辑,还掌握了不同车型、关键部件及电池安全分析的技术重点,为学校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实践参考。
  
  此次企业调研的顺利完成,彰显了团队协作的实效:从前期的全员方案设计,到现场的分工提问与记录,再到后期的汇总分析,每个环节都体现“分工不分家”的协作精神。这种模式贯穿实践全程——整理八天成果时,12名队员按“技术调研”“行业洞察”分组,形成涵盖企业案例与技术应用的综合报告;校内分享时,调研小组结合素材进行专题汇报,其他队员配合制作演示材料,让实践成果有效传播。
  
  作为以汽车、新能源为特色的高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始终重视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源和”实践队的此次调研,不仅让学生接触行业前沿技术,更搭建起高校与企业的技术交流渠道,将企业实践需求与高校教学对接。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的调研成果,既丰富了学生的行业认知,也为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手资料,实现了“实践育人”与“服务行业”的双重价值。
 
  图为团队成员和工作人员合影   叶璐摄
 
  八天的实践中,“源和”实践队用协作的力量证明,青年学生能够通过精准调研架起理论与产业的桥梁。此次活动既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知行合一”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也彰显了学校在汽车工程领域服务行业发展的主动作为。未来,学校将继续推动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鼓励更多学生以团队协作之力深入产业一线,在服务行业发展中锤炼本领,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源和锂电池产业调研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