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池分类点燃科学兴趣,做好分类从我做起

 7月7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园博社区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一场特别的“能源课堂”正在这里进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源和一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丰富的电池知识和有趣的讲解思路,与社区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开了电池的神秘面纱。这场以“电池科普启新章,能源知识润心田”为主题的活动,没有课本的枯燥乏味,却让科学的种子悄悄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图为源和团队讲解现场陈俊杰摄
  志愿者们的讲解从“电池的成长故事”拉开序幕。从最早的化学电池,到如今的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PPT上的图片一张张切换,孩子们仿佛跟随着电池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你们知道吗?新能源汽车能在路上行驶,依靠的就是电池里的能量;家里太阳能板发的电,也是靠储能电池储存起来的。”志愿者指着图片中的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设备,将专业知识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在讲述完电池的“贡献”后,大家又聊起了它的“小脾气”——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用完的电池要放进专门的回收箱,就像给它们找了个‘养老院’一样。”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频频点头,在心里默默记下了“绿色回收”的小规矩。    
  
  图为源和团队成员讲课现场陈俊杰摄
  当活动进入互动分享环节,孩子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争先恐后地举手,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身边的电池故事。
 “我家电动车充电时,妈妈从不让充到半夜!”一个小同学认真解释道,“妈妈说,充太久电池会‘累坏’,就像人一样,需要休息。”这个生动的比喻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也让“科学充电”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让“规范使用电池”不再是课本上的枯燥知识,而成了孩子们眼中鲜活的生活智慧。志愿者们微笑着倾听,时不时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那你们觉得,电池为什么不能一直充电呢?”
  
  图为东西湖区孩子们积极举手陈俊杰摄
  “因为会发热!”“会缩短寿命!”“还可能爆炸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甚至模仿起电池“鼓包”的样子,逗得大家直乐。“那回收后的电池会变成什么呀?”志愿者继续追问。“可以做成新电池!”“里面的金属还能再利用!”孩子们的回答虽然稚嫩,却透露出他们对环保的朴素理解。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渐渐明白:这小小的电池,既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也需要被细心“呵护”,就像对待身边的小伙伴一样。“原来电池也像人一样,需要好好照顾!”此时的志愿者也仿佛“恍然大悟”一样向小朋友们解释道。
  这场互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并不遥远,它就藏在生活的点滴细节里。而每一个小小的环保举动,都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图为东西湖区孩子与源和团队合影陈俊杰摄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的脸上还洋溢着意犹未尽的笑容。志愿者们知道,这场科普活动的意义,远不止教会几个知识点——当孩子们开始留意家里的电池是否被正确回收,开始好奇电动车的电池是如何工作时,科学探索的兴趣就已经被点燃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师生们表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会把更多的能源知识搬进社区、带进课堂,用更有趣的方式,让科学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路,让绿色环保的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源和锂电池产业调研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