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大学子三下乡实践:绿色乡村,环保同行
抵达乡村后,先锋队成员迅速投入工作。在村广场的首场环保知识宣讲中,成员们围绕垃圾分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水资源保护等内容展开讲解。“咱村里的垃圾,像果皮菜叶这些是厨余垃圾,能堆肥还田;废旧电池、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得专门收集处理……”成员手持自制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结合乡村实际案例,向围坐的村民阐释环保知识。村民王大爷听得认真,听完感慨:“以前不懂这些,垃圾随便扔,以后可得注意,咱也为保护环境出份力。”
宣讲之余,先锋队积极开展实地环境治理。在乡村道路、河道周边,成员们手持工具,清理垃圾、杂物。面对草丛里的塑料瓶、沟渠中的秸秆,大家分工协作,仔细捡拾、清运。“这些垃圾不仅影响咱村子美观,还可能污染土地、水源。”成员小李边清理边向路过村民宣传,带动部分村民自发加入清理队伍,让乡村环境整治从“队员干”变为“大家管” 。
入户调研环节,先锋队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日常环保习惯与环境困扰。在村民李阿姨家,成员们看到院子里分类摆放的垃圾桶,询问得知李阿姨受宣讲启发,主动尝试垃圾分类。“现在知道咋分类了,家里干净,对村里环境也好。就是希望村里能多设些分类收集点,方便大家投放。”李阿姨的反馈,让队员们意识到环保工作需持续推进,既要普及知识,也要完善设施。
除常规活动,先锋队还利用短视频、手绘墙绘等形式,拓宽环保宣传渠道。在乡村文化墙绘制环保主题画,以生动图案传递“绿色生活”理念;拍摄环保科普短视频,发布在乡村微信群,方便村民随时学习。一系列举措,让环保理念融入乡村日常,逐步改变村民生活习惯。
活动尾声,先锋队与村委会总结实践成果,反馈调研问题,提出增设分类垃圾桶、定期开展环保宣传等建议。村委会干部表示:“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环保知识,更是推动乡村环境变好的动力,期待继续合作,让村子更宜居。”
此次“三下乡”实践,河南工业大学地球卫士先锋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使命,在乡村播撒绿色理念种子。通过知识传递与实践带动,既改善乡村局部环境,也提升村民环保认知,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让“保护乡村环境”从口号变为村民携手践行的行动 。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