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闽卫“荣药”实践队暑期三下乡:知识赋能,文化润心


7月1日,夏日的阳光洒满五夫镇,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荣药”实践队开启实践新日。这一天,队员们走进袁隆平工作站、深入朱子文化地标,以生命健康教育为底色,绘就中药文化、诗词爱国教育的多彩画卷,让知识与文化在朱熹故里交融传递。

 袁隆平工作站:粮食安全与健康守护的双维课堂

上午 9:00,实践队踏入袁隆平工作站,这里成为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在粮食安全主题教育中,队员们以袁隆平院士“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手上”的毕生追求为脉络,结合详实数据与案例,向参与活动的人员阐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全球粮食供需的复杂格局,到袁隆平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突破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用,队员们的讲解让“粒粒皆辛苦”不再只是课本里的诗句,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刻认知。
 
周嘉琪  供图

紧接着,生命健康教育的急救、包扎演示环节,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队员们借助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流程,强调黄金救援时间与操作规范;针对常见创伤,用绷带、三角巾现场教学止血、包扎技巧。参与群众踊跃尝试,队员们一对一指导纠正,让急救知识从“听得懂”迈向“用得上”,为乡村健康守护筑牢第一防线,也让袁隆平工作站的实践,成为粮食安全与生命健康知识交融传播的生动课堂。
 
周嘉琪  供图

中药文化进课堂:传承国药的青春接力
 
在生命健康教育之后,中药文化课堂接力开讲。队员们带着中药材标本、精心制作的科普手册,走进当地教室。从中药起源的古老传说,到“药食同源”的生活智慧,队员们用通俗语言勾勒中药文化轮廓。展示黄芪、枸杞等常见药材时,引导学生观察形态、辨别气味,讲解其在养生、治病中的功效,让抽象的中药知识变得直观可感。
 
互动环节里,“猜药材名称”“分享中药养生小妙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学生们踊跃发言,从家中常用的陈皮、生姜,谈到对中药治病的好奇,队员们耐心解答,在问答间搭建起青少年了解中药文化的桥梁。这堂中药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传承国药文化的青春接力,让中医药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悄然萌芽,期待未来长成守护健康、传承文化的参天大树。

周嘉琪  供图
 
诗词文化与爱国教育:文脉与精神的双重滋养
 
紧接着,诗词文化与爱国教育在悠悠文脉中展开。实践队以朱熹经典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诵读《爱莲说》,解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内涵,感受古代文人的高洁追求与文化底蕴。诵读声里,朱子文化的魅力浸润心灵,也为爱国教育埋下伏笔。

爱国教育环节,队员们串联历史与当下,从古代仁人志士保家卫国的壮举,到近代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再到当代青年在各领域为国家奋斗的故事,用鲜活案例诠释家国担当。

周嘉琪  供图

最后,捐书结对活动为课堂画上温情句点。饱含鼓励与期许的信件,传递着对青少年传承文化、爱国奋进的寄望,让诗词文脉与爱国精神,在字里行间、在心灵共鸣中,滋养青春成长。
 
周嘉琪  供图

一日深耕,文化健康共传
 
7月1日,荣药实践队在五夫镇的实践,是知识深耕与文化传承的一日。从袁隆平工作站的双维课堂,到中药文化的青春接力,再到诗词爱国教育的精神滋养,队员们以专业知识为笔,以文化传承为墨,在朱熹故里书写实践担当。
 
这一日的实践,让生命健康知识落地,让中药文化、朱子文化薪火相传,让爱国精神浸润青春。后续,实践队将继续以行动为舟,在乡村振兴的河流中,载着知识与文化,驶向更广阔的服务天地,让青春力量持续赋能五夫镇的健康与文化发展,续写“三下乡”的动人篇章。

周嘉琪  供图
    来源:周嘉琪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桑茶产地变迁 品产业升级新篇
  • 近日,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衿知行队,赴 “中国桑茶之乡” 南充市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开展桑茶产业调研,助力乡村振兴,探索产业现
  • 08-24 关注:1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