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25年8月23日讯】(通讯员:普维妍 贾婧瑄 廖思瑜 黄振华)2025年8月1日到8月15日,在沈禹颖教授的指导下,兰州大学“羊”帆启航乡村振兴观察队前往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开展了为期四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多个乡镇的养殖合作社和农户,并考察庆环肉羊制种公司等龙头企业,该团队研究了当地的羊只饲养数量、养殖模式,以及羊肉屠宰加工出售的附加产值等情况,结合对当地农户的采访调研,进一步分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以青年学子的专业视角和实践能力,为优化环县草羊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环县有着“中国羊谷”的美称,养羊产业更是已经成为环县经济发展的首要产业。提到养羊固然离不开牧草,优质牧草是有效提高养羊效益的方法之一,这就使得环县的草羊产业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八月一日至八月三日,该团队深入甘肃环县,走访庆环中央公司现代化养殖基地及科研实验田,探索科技赋能养羊产业的新模式。在庆环中央公司,智能大棚运用传感器、自动化分拣等技术,实现精准养殖管理;实验田内,牧草科学配比与基因优化技术为肉羊提供优质饲料。该团队与养殖户交流,了解饲料成本、政策补贴等现实问题,寻求科技与产业需求的结合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参考。

图为与指导教师合照。 普维妍供图
在本次关于羊养殖情况的线下调查中,该团队与多位养殖户和一家合作社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如今养殖过程中的现状和困难,并对此形成了感想和愿景。与养殖户的交流中,该团队得知个体养殖的不易,养殖数量较少,但花费时间颇多。同时,在冬天时还会面临草料不足的困难,虽然家家几乎都有种植草料,但仍架不住30-40只羊的消耗,在采访的几位养殖户中只有一位表示草料大概是够的,其他都表示还需另外购买。同时,个体养殖户种植草料大多依靠双手,没有大型机器使用,这往往会造成采摘不及时等后果。同样,在交流之中,该团队得知由于个体经营模式,导致养殖户销售渠道单一,收益很依靠市场,但由于市场长时间动荡并且当地市场较小,因此收益较低。同时,据该团队了解,养殖户们近几年由于市场环境不好,几乎没怎么挣到钱。

图为在燕麦地采访养殖户。 普维妍供图
而该合作社有着专门的养殖场地以及专门人员分类,管理更为规范,因此养殖数量得到大大提高。同时该合作社在销售渠道不仅仅局限于当地市场,还有着固定的收购商,还会在线上平台上进行销售,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收益的稳定性。因此,该合作社虽然只开办两年,去年就已收益20-30万。这让该团队看到了合作社模式的优势所在。通过两者对比发现,合作社不仅解决了个体户销售难、草料不足的问题,还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了整体效益。如果能够推广这种合作模式,让更多养殖户加入其中,或许能有效提升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水平。但同时,合作社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仍然有限,难以全面推动个体养殖户全面走出困境。由此,该团队意识到若要改善当前羊养殖行业现状,不仅仅需要联合合作社,从个体走向集体,更需要技术支持,比如引入机械化设备提高草料采摘效率,减少人力负担,或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养殖。此外,对于羊群销售途径的扩宽更是直接关系养殖户的利益所在,不仅依靠当地市场,更可以进行统一销售,寻找固定收购商,如与大型屠宰场、肉制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可通过电商平台搭建稳定的销售网络,从而扩大销售范围,同时还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总而言之,未来羊养殖业的发展需要更广泛的资源协同和技术支持,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技术缺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体养殖户更好融入现代养殖体系,才能使养殖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图为各大养殖户所占的比率。 贾婧瑄供图

图为部分调研结果一览。 普维妍供图
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该团队深知自身肩负的担当。他们致力于将所学的科研知识和专业技能落地到实际生产中,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践探索,为环县的草羊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养殖户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兰州大学“羊”帆启航乡村振兴观察队 责任编辑:普维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