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三下乡|筑牢治理“暖心桩”,山东农业大学学子赴社区躬身基层服务

2025年7月27日至8月5日,山东农业大学运河社区实践队王璐瑶、李文静、孙统旭、王欣灿四名队员,深入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滨湖馨苑小区(山东京信物业项目部),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运河社区实践队”以“融入基层、服务社区”为目标,亲身体验物业服务的方方面面,从档案整理、前台接待、居民走访到设施维护、公告宣传、应急处理,全方位参与社区日常运行。

前台窗口炼沟通,换位思考解民忧

在物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运河社区实践队”队员们全程参与了多项具体工作。前台接待处,队员们面带微笑,耐心解答来电业主李大爷关于垃圾分类的疑问并进行记录。十日前初上岗时的紧张感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从容与熟练。“从指引快递柜到处理报修,甚至调解矛盾,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用心沟通。”队员王璐瑶说。一次,面对因空调外机噪音问题情绪激动的业主,在物业经理王理想的指导下,队员们迅速形成处理闭环:倾听记录、联动维修、实时反馈,最终通过调整外机位置解决了问题。京信物业项目经理王理想评价:“同学们上手很快,特别是沟通中的换位思考能力,对化解矛盾非常关键。”
 

档案海洋磨匠心,规范管理提效能

在物业办公室一角,队员李文静和王璐瑶正全神贯注地进行档案电子化录入。桌上堆叠着2025年新入住的业主资料,他们需要将纸质信息精准录入系统,并按“楼栋-单元-户”分类归档。四人团队采用“录入-核对-整理”的分工模式,一周内高效完成了3栋楼的档案梳理。物业档案管理员李霞表示,电子化归档后,资料查询效率提升了近40%,“学生们的细致规范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好基础。”
 

脚步丈量听民声 需求导向暖人心

跟随社区网格员刘芳入户走访是实践的重要环节。队员们携带《居民需求调查表》,重点收集居民对绿化、停车、老年活动设施的意见。“小区路灯太暗,晚上散步提心吊胆。”3号楼独居老人张桂兰向队员李文静反映。这条意见被迅速记录并反馈至物业项目部。三天后,小区主干道完成了路灯亮度调整。“没想到孩子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张桂兰笑着说。此次走访共收集增设儿童区防护垫、定期清理楼道杂物等有效建议12条,均被纳入物业整改计划。网格员刘芳认为:“学生的参与带来了新视角,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捕捉到居民诉求。”

 
琐碎日常显温度 躬身实践悟真知

日常工作中,队员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暴雨后,孙统旭和王欣灿协助清理地下车库积水;例行巡查时,王璐瑶仔细检查消防栓压力表;李文静则配合保洁员劝导居民规范投放垃圾……这些琐碎事务让队员们体会到物业服务的艰辛与价值。“正是这些日复一日的细节维护,才让社区保持整洁安全,”队员王欣灿感慨道。
十天的躬身实践,让队员们对基层治理有了深刻认知。沟通能力在实践中淬炼提升,团队协作在任务中愈发默契。更重要的是,彻底颠覆了“物业仅是看门修东西”的刻板印象。队员们认识到,物业服务是连接居民与社区的桥梁,是解决生活难题、维护公共秩序、传递邻里温暖的枢纽。山东农业大学运河社区实践队的这次实践,不仅是用脚步丈量社区需求的过程,更是青年学子将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在基层治理中感知社会温度的生动一课。

 
(通讯员 王璐瑶)
    来源:运河社区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