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岭南师范学院萌芽实践队开展非遗漆扇与数字油画制作课程,共绘乡村美育新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美育资源下沉乡村课堂,2025年8月22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萌芽社会实践队(下称“萌芽实践队”)赴雷州市调风镇东平小学,以“非遗漆扇制作”与“数字油画创作”为核心,开展双主题艺术实践课程。活动创新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形式,通过沉浸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既激发其文化传承意识与艺术创作热情,也为乡村美育注入青春活力,彰显高校社会实践与乡村教育振兴深度融合的成效。
  在“非遗漆扇制作”课堂,队员杨樱桃以实物展示切入,通过多柄精美漆扇直观呈现工艺魅力,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中,她系统梳理漆扇历史起源,深入讲解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脉络与文化价值——从汉代礼仪用扇,到唐宋文人雅趣载体,再至明清工艺鼎盛时期,漆扇既是日常用品,更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学生们聚精会神,深刻体会“一柄轻扇承载千年匠心”的内涵。
  实践环节前,萌芽实践队已备好环保漆料、扇坯及操作水盆,保障活动安全环保。实操中,队员们分步指导学生掌握调漆、点彩、浮染、提转等传统技法。孩子们兴致盎然,主动探索色彩搭配与肌理效果:或轻滴漆液入水,观察色彩扩散交融;或尝试多层叠染,打造层次感画面。课程结束后,学生手持自制漆扇合影,这小小的漆扇,成为连接古今文化、承载非遗记忆的鲜活载体。
(图为师生的漆扇作品合影留念,黄宝欣摄)
  短暂休整后,队员黄宝欣带领的“数字油画”课程拉开帷幕。她通过图文对比与趣味解读,系统介绍数字油画的起源、艺术特征与发展现状,并结合传统油画创作门槛,突出数字油画“易上手、重创意、广适配”的优势,消解学生“画不好”的顾虑,增强创作信心。同时,她现场演示画笔选用、颜料涂抹、色彩过渡等技巧,为学生实操打下基础。
  轻松氛围中,学生依据喜好选择卡通形象、自然风光等题材的数字画布,专注填色、大胆尝试。不少孩子展现出惊人耐心与细致,部分学生还自发混合颜料调配新色,尽显想象力与审美个性。一幅幅色彩鲜明、充满童趣的作品渐次呈现。活动尾声,全体学生手捧专属数字油画,绽放灿烂笑容,镜头定格下他们与艺术深度对话的珍贵瞬间。
(图为师生的数字油画作品合影留念,黄宝欣摄)
  此次双主题艺术课程,是萌芽实践队践行“五育并举”理念、创新推动乡村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过“传统+现代”跨界教学设计,活动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艺术素养、拓宽文化视野,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专注力、审美能力与文化认同感,深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热爱。东平小学教师表示,此类课程极大丰富乡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打开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窗口。
  作为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萌芽实践队始终秉持“教育下乡、文化育人”宗旨,持续探索高校与乡村小学合作的美育新模式。此次课程不仅是艺术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课。未来,实践队将进一步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发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的系列优质课程资源,建立常态化支教机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美育提质增效,响应文化强国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号召。
  据悉,萌芽实践队还将总结反思本次活动,完善课程设计与教学流程,并计划线上展览学生作品,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校及社会力量关注支持乡村美育事业。通过持续努力与创新,实践队有望为更多乡村孩子点亮艺术之光,共绘乡村教育振兴崭新篇章。
  (通讯员:曹婷方梦)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萌芽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5-08-27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