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淮师大学子深入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这个暑假在火花四溅中打磨青春

                                                                                              淮师大学子深入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这个暑假在火花四溅中打磨青春

          在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淮北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李建虎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打磨机。灼热的砂轮与厚重的大货车零部件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他的防护面罩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个暑假,他和同学们没有选择回家避暑,而是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颍州区中小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并以特殊的方式——成为一名真正的车间工人,开启了他们的暑期实践之旅。
 
        每天早上7点30分,当城市的喧嚣刚刚苏醒,李明和同学们已经整装待发。7点45分的早会是雷打不动的第一课,车间主任会详细布置当天的生产任务,强调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这种军事化管理模式让这些大学生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企业高效运作的纪律性。随后,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整整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他们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学习操作各种设备,熟悉每个生产环节。作为零件打磨工,他们需要将铸造出来的大货车车架零部件进行精细加工,去除毛刺,打磨边角,确保每个零件都符合标准。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专注和耐心,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零件报废。
 
                                                                                                                              
                                                                                                     早会结束                                                                                                                                              打磨区域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时值盛夏,车间温度常常高达38摄氏度以上,公司每天都会为每位员工发放两瓶矿泉水,并准备了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了企业的温度。更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入职第一天接受的安全教育培训。从安全帽的正确佩戴到打磨设备的规范操作,从车间行走路线到应急处理流程,安全员事无巨细的讲解让他们第一次直面生产安全的重要性。"这些知识不仅在车间有用,将来回到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李建虎 在实践日记中写道。
 
        每小时19元的薪酬待遇,让这些大学生第一次体会到劳动的价值。12小时的工作制虽然辛苦,但却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这让我更加理解父母的辛苦。"李建虎感慨地说。通过亲身参与生产,他们不仅了解了企业运作模式,还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在休息时间,同学们还会主动与老师傅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经营情况,为后续的调研报告积累素材。
 
         在实践中,同学们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最初几天,长时间站立工作让很多人腿脚肿痛,打磨时产生的粉尘和噪音也需要时间适应。但是没有人轻言放弃,大家都坚持了下来。通过这次实践,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他们亲眼目睹了一个零部件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车间场景1                                                                                                                                                                   车间场景2
 
        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大学生们的到来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学习能力强,工作认真,提出的很多建议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据悉,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企业带来了新思路,实现了互利共赢。
 
        晚间8点下班后,同学们还会聚在一起讨论当天的收获,整理调研笔记。通过这次实践,他们对制造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考。许多同学表示,这段经历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工匠精神"的内涵——不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对质量的坚守和对责任的担当。
 
        淮北师范大学指导教师表示,这种深入生产一线的实践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暑期结束后,同学们将把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颍州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青年视角的建议和方案。
 
        在这个夏天,这些大学生用汗水打磨零件,也在打磨着自己的青春。火花四溅的车间里,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收获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清晰规划。这段特殊的经历,必将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