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全面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为深入挖掘乡村教育底蕴,传承与弘扬优秀教师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惠州学院薪火湖洋队于2025年7月3日到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大湖洋村开启了为期7天的大湖洋村教师文化传承和创新调研活动。本次调研聚焦大湖洋村百年间走出300多名教师的文化传承机制,旨在梳理其发展脉络和客家文化对于教师文化的影响,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
聚焦教育脉络,锚定调研目标
大湖洋村,这片蕴含深厚教育文化底蕴的土地,始终秉持“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薪火湖洋队成员们带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与使命,怀揣着探寻乡村教师坚守与传承故事的期待,踏上了这片土地。他们期望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出大湖洋村教师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其对乡村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为“百千万工程”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图1:大湖洋村桃李湖航拍图图 2:大湖洋村观景石书
深耕调研实践,挖掘传承机制
在七天的调研过程中,薪火湖洋队的成员们争分夺秒,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实践工作中。从活动开展的第一天至第四天,队员们深入了解敦化小学和大湖洋村教师文化发展史,仔细翻查尘封已久的档案资料。那些泛黄的纸张、斑驳的字迹,记录着大湖洋村教育的发展变迁,从学校的创办历程,到不同时期的教学成果,每一个细节突击队都十分重视。
图3:村干部带领队员们现场查阅档案资料
同时,队员们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开展了多次走访调研。他们走村串巷,走进一位位教师的家中,在与老教师们促膝长谈中,聆听他们的教育故事。有的老教师从民办教师做起,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讲台数十载;有的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断探索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有三位老师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校长,要出主意和用人”,年过九十深耕教育一线多年的敦化小学周宇干老校长用颤抖的手郑重写下从业心得,他始终秉持“育人先于授业”的理念,延续淳朴厚重的师道风范,用毕生心血浇灌满园桃李,更成为全村人敬仰的精神丰碑。
图4:村干部带领队员们到周宇干老校长家中访谈
大湖洋村教育先驱周添才教授,幼承“书田无税子孙耕”祖训,浸润于茶馆论教、千字文启蒙的淳朴乡风,熔铸辩证唯物思想与“有教无类”古训,在数十载的教书生涯中拒绝刻板灌输,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妙趣横生的课堂,培育出数十位博士,如纽带般联结新旧教育,以毕生赤诚守护着乡村耕读文明的薪火。
图5:队员们线上采访周添才教授
出身教育世家的前锋小学周的军校长,注重培养学生品德与实践探索精神,以“责任心”为犁、“肯学肯劳肯吃亏”为种,深耕乡村教育沃土,并倡导教师要“边教边学、务实留心”,躬身垂范于学生教育的各方面,以细致入微的守护与世代相传的师道热忱,续写着乡村教育的淳朴篇章。
图6:邀请周的军校长到村委会接受采访
从第四天到第六天,团队对敦化小学现任校长林锐平和王国智主任等八位老师进行了访谈。林校长介绍了学校的“老带新”机制,以及学校在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举措;王主任则分享了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经验。
图7:邀请林锐平校长到村委会接受采访
此外,队员们还专访了大湖洋村党总支部书记周胜达,深切感受到村庄发展的清晰脉动与蓬勃朝气。周书记以笃定之姿勾勒振兴蓝图,让“耕读传家”的乡风融入文旅产业,倾力守护教育文脉——计划打造“桃李书院”文化地标,让教育薪火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底蕴,更有薪火相传的底气!”周书记铿锵的话语中,映照着大湖洋“产业兴、乡风淳、人才聚”的未来图景,让人对这片土地的未来满怀憧憬。
图8:在村委会访谈党总支部书记周胜达
凝聚调研硕果,总结教育经验
经过七天的深入调研,薪火湖洋队收获颇丰。他们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大湖洋村教师文化的资料,包括珍贵的备课笔记、老照片、获奖证书,以及详实的访谈记录,这些资料为研究大湖洋村教师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理念来看,大湖洋村的教师们秉持着因材施教、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管理方面,“老带新”机制成效显著,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与时俱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也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同时,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教师们扎根乡土、默默奉献的精神,是大湖洋村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精神不仅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也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
图9:村干部、部分老师和薪火湖洋队部分团队成员在敦化小学门口合影留念
展望教育未来,传承教育薪火
调研活动虽已结束,但大湖洋村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才刚刚开始。薪火湖洋队表示,将进一步整理和分析调研资料,形成详实调研报告,为大湖洋村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他们将设计文创周边、撰写教师小传和《大湖洋村教师文化纪实录》,制作宣传视频,通过新媒体渠道,将大湖洋村的教师文化故事传播出去,展现客家文化中“耕读传家”的魅力,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教育。
作为参与此次调研活动的大学生团队,他们由衷感谢良井镇团委、大湖洋村村委会与各位老师的倾力相助。七天里,大湖洋村“两委”干部和村主任助理全程陪同他们走访,周到协调每一项访谈安排,老师们耐心地将教学经验倾囊相授。他们将继续用心地讲好大湖洋的教育故事,不辜负这份信任与嘱托,期望在“百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与当地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携手合作,通过传承和弘扬大湖洋村优秀的教师文化,共同探索乡村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让乡村教育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燃得更旺,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