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来到山西长治上党区南宋镇东掌村的东掌小学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实践活动。在上党区团委和东掌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们走进东掌村,秉承“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的理念,通过企业走访、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维调研手段,为地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为深入挖掘当地的真实面貌与村民心声,我们综合运用多种调研手段,力求“由点及面”地洞察乡村全貌。一方面,团队成员们参观村史馆了解村庄历史积淀与发展变迁,走访矿井掌握核心产业运行与工人工作实况,深入家访感知村民的家庭生活与所思所感;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当地民生的一手资料。聚焦政策落实、就业状况、教育资源、日常生活体验等核心维度,我们力求刻画出鲜活的东掌村村民生活图景。
“靠山吃山,靠矿吃矿”。为了探寻村民们的衣食所依,团队于7月24日中午走进了承载着东掌村几代人记忆与生计的东掌煤业。这里不仅是当地无可替代的经济支柱,更是村民们生活轨迹的坐标。成员们看到不少矿工父子、兄弟同在一个矿区工作,煤屑渗进他们的掌纹,机器的节奏成为他们生活的背景音。走进矿区,是考察一个产业,更是为了触摸村民们最真实、最日常的“饭碗”。
图1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东掌煤业有限公司门口合照
图2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参观东掌煤业有限公司
下午,团队在当地村委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安排下,走进当地村史馆。通过珍贵的图文资料、实物展陈以及村委干部的生动讲解,我们梳理了村庄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与重要变迁——从五村合一的合村并居,到近代的大力发展煤矿,再到新时代的乡村产业转型。当讲解员指着合村并居的老照片讲述往事时,书本上的“城乡发展”四个字,从历史故事变成了几代人真实的酸甜苦辣。作为青年学子,这片土地给予的不仅是调研数据,更是一堂鲜活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课。
图3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东掌村村史馆合照
图4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参观东掌村村史馆
7月25日午间,我们来到当地村民家中,围绕村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展开对话,话题涉及日常劳作、家庭收支、子女教育等具体方面。同时,村民也主动分享了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关切点,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前景等议题,并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环境、邻里关系等方面的认同感。这次在生活场景中的自然交流,为团队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生活细节提供了重要补充,丰富了调研的视角。
图5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与家访村民合照
为科学评估活动成效、倾听真实心声,团队在活动尾声开展了针对性问卷调查:面向当地学生,重点调研课程喜爱度与国家认同感提升情况;面向学生家长,则深入了解活动影响力、惠农教育政策知晓度,并广泛收集大家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的迫切需求。此次问卷为活动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理解当地发展现状打开了重要窗口。
图6汾河启明志愿服务团邀请当地村民填写问卷
十余天的东掌之行,脚步叩问大地,心灵贴近乡土。在村史馆的岁月长河里,在矿井深处的劳动印记中,在家访时升腾的烟火气里,在一份份问卷承载的真切期盼中,我们触摸到一个真实、立体、充满生命力的东掌。这段旅程,是将书本知识融入广袤田野的生动实践,更是在读懂“中国之根”的过程中,淬炼青年担当、明晰奋斗坐标的宝贵一课。告别东掌,带走的不仅是东掌村鲜活的故事与温暖的记忆,更是一份扎根心底的责任——用青春的视角解读乡村,以青年的智慧助力振兴。这片土地上坚韧的身影与热切的期盼,将指引着团队成员们未来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