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的田野间,一场知识与童真的双向奔赴悄然启航。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萌”实践团携手乡村儿童,以“专业赋能乡村,童心点亮未来”为使命,开启为期10天的暑期夏令营,用智慧与热爱书写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砼木新枝:专业之名播撒希望
“砼”凝土木匠心,“萌”发童真梦想。实践团将学科特色融入乡村教育:
“鲁班锁的智慧密码”:孩子们化身“结构小匠人”,在拆解复原中感悟千年榫卯匠心,体味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
“理想乡墅”创意搭建:用环保材料构筑心中家园,在模型设计中理解乡村振兴内涵。
“软纸结构大赛”:一张纸的力学奇迹!桥梁、塔楼在巧手中诞生,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熠熠生辉。
“简易水处理大赛”:通过实践操作,学习了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验了科学的魅力。
沃野课堂:乡土与文化共生长
1.非遗活态传承
脸谱生肖奇遇记:笔墨勾勒间,传统戏曲与十二生肖碰撞火花,童趣脸谱变身“移动非遗馆”。
剪纸×活字印刷:镂空红纸承载千年祝福,墨香古诗页拓印文明基因,孩子们亲手触摸“东方智慧活化石”。
农民画里的乡土色:非遗传承人亲授技法,红辣椒、金麦浪在画纸绽放,六十载美育薪火代代相传。
2.土地情缘深植童心
中国土地日特别研学:走进农田合作社,触摸泥土温度,见证“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深意。
森林生态魔法课:落叶花瓣化身会呼吸的面具,孩子们在自然创作中读懂森林“万能伞”(防尘、储水、降温)的生态密码。
红色基因:童心向党薪火传
沉浸式红色研学:走进桂子山烈士陵园,1108位英烈姓名铸就信仰丰碑;漫步东王红色老街,革命故事在青石板路上回响。
书香音乐党课:共读《少年中国说》,歌声激荡中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时代使命,红色种子悄然生根。
砼心筑梦:校地共育未来
双墩村党总支书记徐君兰动情寄语:
“高校智力资源与青春力量持续赋能乡村,为孩子们点亮了梦想之光!”
实践团创新打造“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站”,以乡土认知课、生态教育等多元课程,架起城乡知识桥梁。从茶树园绘制“家乡振兴地图”,到健康科普课堂传授“打败肥胖怪兽”三法宝(均衡饮食、每日运动、规律作息),乡村振兴的种子在童心深处发芽。
惜别时刻:童心与砼心永相连
7月3日闭营仪式上,蛋糕甜香与泪水交织。
孩子说:“我学会了造桥、印古诗,还想当农民画家!”
志愿者说:“每一双求知的眼睛,都是我们奔赴山海的动力。”
村委会与实践团共同期许:这份以“砼萌”为名的夏天,终将长成参天大树,荫蔽乡土未来。
结语:
当混凝土的坚毅遇见童心的柔软,双墩村的沃野上,知识在传递,梦想在抽穗。十天的旅程虽短,但“砼萌”播下的希望——
在非遗画笔尖流淌,在科学实验里闪光,在红领巾的誓言中燃烧。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未完待续…
文|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萌”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