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淮北师范大学“雏菊花绽”实践队:以专业之爱护航特殊儿童成长路

  
  夏日炎炎,温情涌动。近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雏菊花绽牵稚翼,温情梦暖筑童心”实践队圆满完成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9名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组成的校级重点团队,在刘祥茂、胡胜两位专业教师指导下,延续“小雏菊志愿服务队”8年公益初心,通过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为淮北市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搭建起成长与希望的桥梁。
  专业积淀:八年深耕筑牢实践根基
  作为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实践载体,“小雏菊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组织300余名师生为近70名特殊儿童提供2400人次服务,相关事迹获学习强国、淮北日报等媒体报道10余次。此次实践活动更是依托学院30余个高标准特殊教育实验室(含感觉统合实验室、多感官实验室等),形成“专业指导+个性化干预+家校协同”的成熟模式。
  团队前期与淮北市康复医院、知言特殊儿童优势发展中心深度对接,并联系了5名特殊儿童的家长,让他们的孩子作为服务对象,由队长化卓傲统筹,黄皖情、曹越、张子恒负责授课,邹家琪承担视频记录,李浩男负责宣传推广,范家迪管理财务,邓捷、武雯丽整理资料,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为活动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多维行动:用爱与专业编织成长网络
  实践期间,团队围绕“认知提升—情感联结—社会融入”链条,开展五大主题活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转化。
  机构调研探需求,精准施策明方向
  6月29日至30日,团队走进康复医院与知言机构,通过观摩康复训练、访谈资深医生、座谈机构教师,系统梳理特殊儿童康复难点。“医生强调的‘家庭干预连续性’问题,让我们更注重亲子活动设计。”队员黄皖情在调研笔记中写道。团队同步形成的访谈报告,为后续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个性化授课:让每个孩子都被“看见”
  7月1日至4日,特教楼内暖意融融。实践队为5名儿童量身定制每日课程:在个训室进行认知与语言训练,在集体课开展社交游戏,每周两次的户外亲子活动更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提升感官与运动能力。“有个孩子从拒绝开口到主动挥手,这是专业干预的力量。”负责授课的曹越说。
  志愿同行聚合力,家校社协同筑防线
  团队联合专业教师开展室内外志愿服务,通过互动游戏与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家长参与儿童成长。“看着孩子在草坪上追泡泡的笑脸,我突然懂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邹家琪镜头里的瞬间,成为最动人的公益注脚。
  双线宣传传温情,点亮社会关注目光
  线上依托“小雏菊志愿服务社”公众号、抖音平台,推送科普文章12篇,直播解答家长疑问40余条;线下走进社区开展3场宣讲会,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很多居民说‘第一次了解特殊儿童需要这些帮助’,这就是宣传的意义。”负责宣传的李浩男表示。
  成果汇演:见证成长的高光时刻
  7月8日,特教楼演播厅内掌声不断。5名儿童在家长与师生见证下,展示手工作品与集体舞蹈,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成长,更是特殊教育的温度。“这不是终点,而是我们持续守护的起点。”指导教师刘祥茂说。
  实践成效:专业赋能结出希望之果
  此次活动不仅使5名特殊儿童在认知、语言等方面显著进步,更让团队成员深化了专业认同。邓捷、武雯丽整理的1.2万字实践报告,邹家琪剪辑的纪实视频,为特殊教育研究提供了鲜活案例。知言机构负责人评价:“实践队用专业填补了暑期服务空白,是特殊儿童家庭的及时雨。”
  据悉,团队后续将形成系统调研报告,为高校特殊教育实践与地方公益服务衔接提供参考,以青春之力持续践行“小就小了,弯就弯了,朵朵花儿开”的特殊教育初心。
    作者:“雏菊花绽牵稚翼,温情梦暖筑童心”实践队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淮北师范大学“雏菊花绽”实践队:以专业之爱护航特殊儿童成长路
  • 一日双程:乡村调研与校园环保的成长接力
  • “且听风茗”绘地派 —— 广外青年学子助力惠州地派镇产业文化振
  • 寻味非遗韵,探秘果园香
  • 寻味非遗韵,探秘果园香
  • 2025年7月15日,甘肃医学院“红心医梦,情暖乡泽”实践团走进宁县,一头扎进宁县文化馆触摸非遗传承的温度,一脚迈入宁县苹果生产调度
  • 07-24 关注: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