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青春对话打捞红色记忆:巢湖学院实践团赴黄麓镇开展口述历史传播实践

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7月2日,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声叙黄麓:口述历史采集与乡村记忆传播实践团”以“讲好红色故事”为使命,奔赴黄麓镇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古街街巷、红色旧址、村民家中,用访谈深度挖掘历史细节,用影像的温度定格红色记忆,用故事的叙述传递精神脉络,共同绘制了一幅红色时代传薪的历史画卷。这不仅是红色故事的近距离记录,更是青年学子与革命历史的隔空对话,让红色精神在行走与讲述中愈发鲜活、厚重。
晋站扎根:乡音叙史,倾听“民生语”
        7月2日上午,实践团首抵黄麓镇建麓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关于红色文化传播的务实对接在此展开。村两委干部向团队介绍的本土红色资源图谱让人印象深刻,建麓村的抗日碉堡见证时代变迁,岁月风尘交叠的张治中故居承载着家国情怀,散落各村的老物件默默讲述着烽火岁月、保家故事。从红色实践传承到新时代教育体系,从传播渠道认养到群众需求期盼,务实探讨让清泉涌流,让实践团对当地红色文化的根基有了清晰认知。
       对接会一结束,实践团便心连建麓、洪疃,迅速走进连村周边村落。队员们手持问卷穿梭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真诚的问候拉近与村民的距离,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调查目的,问卷上的问题直指核心:是否了解本村红色故事、通过何种渠道接触红色文化、希望以怎样的形式传承红色记忆……一张张问卷和一遍遍街采,将村民对本土红色文化传播现状的感知与期盼,源源不断地汇聚成实践团前行的指南针。
老兵家访:触摸初心,赓续“赤子情”
       岁月留痕,初心如磐。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梅占科的房间简朴而整洁,每一件旧物都沉淀着烽火记忆。16岁投身军营担任文书的他,那夜在零下40度低温激战中跌伤致双腿伤残的经历,如同一枚深刻的烙印,镌刻着保家卫国的赤诚。战火硝烟散尽后,他带着一身荣光与伤痛回到巢湖,执起教鞭站在巢湖一中的讲台,将军人的坚毅与文人的风骨融入多年的教书育人之路。
       提及如今的生活,老人语气满是感恩:“政府一直记挂着我们,这房子就是政府帮忙建的,日子安稳得很。”谈话间,老人对下生活的诚恳,将话题转向陪伴的老伴,“这一辈子,多亏她。”一旁的奶奶轻声忆起那句穿越70载风雨的承诺:“你放心去,我在家守着等你。”话音未落,两位老人饱经沧桑的双手紧紧相握,四目相对间,岁月的流转与深情的坚守静静流淌。
       实践团成员围坐身旁,静静聆听着这段跨越战火与岁月的故事,手中的录音笔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的细节。老人的语气铿锵而有力,奶奶的眼神温柔而坚定,这无声的默契与坚守,恰是红色基因在平凡生活中最动人的延续,让“赓续精神血脉”的嘱托在面对面的倾听中愈发真切厚重。
乡音叙史:本善对话,深探“红土兴”
       7月4日,实践团成员走进建麓村退休老支书张家荣家,屋中木桌擦得锃亮,两人相对坐定,便聊起了黄麓镇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近况。
 张家荣说,“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心思全在挣钱上,本地的红色故事少有人问津。”可在今年村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村民对文化传承的意识也跟着提了上来,黄麓的红色资源总算真正派上了用场。”他数着身边的例子:镇上有人把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红色主题民宿;还有人开起红色餐馆,每道菜名里都藏着一段红色故事,来的游客常听得入神。“年轻人回来的越来越多,靠着这些红色资源创业,日子过得有奔头,这古水也跟着添了生气。”与张家荣这一番交谈,实践团看清了黄麓镇红色文化从鲜为人知到游人往返的脉络,切实感受到红色资源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也更明白“讲好红色故事”的深层意义。
 史迹寻踪:聆听回响,触摸“热忱心”
       7月5日,实践团踏入巢湖之滨的张治中故居,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青砖黛瓦间展开。这座使国民居以“和平将军”张治中,用其戎马倥偬的一生,展现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大义,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从黄麓练兵的治学方略,到重庆谈判的斡旋努力;从主政新疆时的民族团结实践,到建国后为祖国统一奔走的赤子情怀……每一处历史细节,都在诉说着先辈们的家国担当。
       实践团成员在聆听历史回响的同时,更以青年的视角和蓬勃的朝气,为这些红色记忆注入新的活力。他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不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信念。
 朴素之行:拾遗补缺,镌刻“向阳魂”
       7月8日清晨,实践团再次走进洪疃村,轻拂去黄麓某故居的历史尘埃,用镜头记录下每一处珍贵的历史剪影。在张治中故居,透过那扇雕花的木门,仿佛能看到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身影;在每一处红色地标里,实践团成员都仔细探寻着历史的痕迹,将那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故事,用文字和影像精心留存。
      夕阳西下,实践团的脚步仍未停歇。在后续的实践中,团队还将继续深挖黄麓镇的红色资源,通过更多元的方式,让红色故事传播得更远,让红色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来源: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声叙黄麓”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24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