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四分钟,生命一线牵”。为了让更多普通居民在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敢救、会救、能救,切实打通基层急救“最后一公里”。7月28日上午,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生命之花”AED团队在万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救”在身边,暑期三下乡急救知识普及活动。
走进社区,团队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语言讲解心肺复苏(CPR)流程、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方法,随后重点讲解了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并积极邀请居民协助演示。
在讲解心肺复苏流程时,从判断患者意识、呼救、摆放正确体位,到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和位置,都进行了细致的说明。对于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方法,通过模拟场景,生动地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在成人、儿童和婴儿身上的不同操作要点。在讲解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时,强调“开机后要严格按照语音提示操作”,从电极片的粘贴位置到除颤时的注意事项,都一一进行了拆解。
活动现场,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报名参与演示。在现场的一名医学生志愿者主动担任模拟患者,配合完成完整流程,赢得掌声。演示结束之后团队分发了急救知识手册,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疑问。手册上不仅有此次讲解的各类急救方法的图文步骤,还标注了社区及周边配备AED的具体位置,方便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找到设备。
此次“救”在身边暑期“三下乡”急救知识普及实践活动,得到了万春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社区居民表示:“以前总觉得这些急救知识离自己很远,通过这次活动,才知道关键时刻能救命,真的太有意义了。”
此次活动还将继续,走进更多社区、学校,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急救、学会急救,用专业知识守护生命安全,为提升全民急救素养贡献青春力量。
文:聂燕影;图:赵永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