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下,2025年7月1日至7月5日,淮北师范大学暖心“童”行志愿队奔赴淮北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关爱福利院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聚焦艺术、游戏与陪伴,旨在为福利院儿童搭建通往快乐与自信的桥梁,驱散他们童年的孤单阴霾。
彼时,天气酷热难耐,持续的高温如无形热浪,紧紧包裹着大地。然而,这丝毫未阻挡志愿队成员前行的脚步。他们毅然踏上前往活动现场的路途,他们没有一丝抱怨,始终怀揣对孩子们的关爱与责任,坚定迈向那片充满希望的天地。
在淮北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活动房间内,欢声笑语不断。活动伊始,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迅速开启破冰之旅。通过自我介绍,志愿者和孩子们从陌生走向熟悉,彼此间的距离在真诚话语中渐渐拉近。随后,“数字牵线,部位贴贴乐”游戏欢乐开场。志愿者提前为每位参与者随机分配数字,小朋友们如欢快小鸟,积极交流寻找相同数字的伙伴。成功组队后,他们迅速投入到身体部位贴贴的欢乐中。每当志愿者说出身体部位名称,孩子们便迅速、准确地用身体贴到对方相应部位,稚嫩的小手贴出了友谊的温度。志愿队成员杨雨鑫表示,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后来开心大笑,真切感受到了活动的魅力,这种纯真的快乐极具感染力。
图为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钱鹏摄
在扭扭棒活动环节,色彩缤纷的扭扭棒成了孩子们手中的“魔法道具”。他们的小手灵活舞动,时而弯曲,时而缠绕,专注神情仿佛在施展神奇魔法。每一个作品都独一无二,充满天马行空的创意。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激发了无限想象力。志愿者们积极融入其中,与孩子们并肩作战。当遇到复杂操作,孩子们手足无措时,志愿者们及时伸出援手,耐心辅助他们完成。一件件“大作”顺利完成后,孩子和志愿者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孩子们更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心仪作品,这份喜悦在空气中久久弥漫。
图为福利院儿童的扭扭棒手工作品。钱鹏摄
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征程中,志愿队成员如温暖的光,以饱满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爱与欢乐的艺术时光。
志愿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活动。志愿者们耐心指导每一个孩子,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黏土创作环节,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的小手将一块块普通黏土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梦幻的城堡和五彩斑斓的花朵。画画活动中,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在洁白画纸上描绘出心中的美好世界,志愿者们则在一旁轻声鼓励,为孩子们的每一笔进步点赞。做书签时,孩子们挑选喜欢的树叶和彩纸,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书签,每一个书签都承载着孩子们的创意与梦想。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始终将孩子们的笑容放在首位。他们用温暖的话语、鼓励的眼神和真诚的陪伴,努力驱散孩子们心中的拘谨与不安,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这五天,是爱与奉献交织的五天,是孩子们与志愿者共同成长的五天。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与自信,笑容更加灿烂,眼神更加明亮。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团队协作,学会了表达自我,学会了面对挑战。暖心“童”行志愿队的队员们,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会责任的含义,坚定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活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从政策的引导到福利中心的配合,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到社会资源的汇聚,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志愿队相信,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暖心“童”行志愿队的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志愿队与孩子们共同编织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夏天,这个夏天,将成为他们永远的珍藏。
图为志愿队在福利院的合照。胡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