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聚爱”红土乡村振兴实践团于2025年7月6日前往铜川市红土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由2名带队老师及15名队员组成,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围绕“聚爱红土,乡村振兴,青春先行,共筑美好家园”的口号,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筑牢思想根基,传承红色基因
组建青春堡垒,汇聚奋进力量
为加强思想建设,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践团在红土镇孙家贬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召开第一次会议,成立了临时团支部,强调实践队成员要牢记初衷,围绕各类主题专项实践,扎实开展学习、调研等工作,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踏寻红色印迹,感悟“郭秀明精神”
在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深刻的红色精神寻根之旅。队员们聆听了与郭秀明同志并肩奋斗的老党员权长江的讲述,深切感受到郭秀明铁面无私、严于律己、甘守清贫的高尚品质,他将毕生心血都献给了惠家沟的发展。走进郭秀明纪念馆,“人生为一大事来”的誓言震撼人心,馆内的图文实物展示了他在八年支书任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荒山披绿、道路畅通、校舍翻新等成果令人赞叹。驻足其故居前,队员们被他扎根基层的赤子情怀所打动,“郭秀明精神”深深烙印在心中。
党课铸魂强信念,青春担当启新篇
实践团开展了以红色教育铸魂育人为核心的党课学习活动。郑秦刚书记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引领队员们领悟乡村振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通过聆听党课,队员们仿佛置身于党的奋斗历程中,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忠诚的信念和扎根乡土、服务人民的决心。
青春赋能乡村,助力振兴发展
民生服务递温情,初心对话续薪火
实践团深入红土镇及周边乡村,开展多元化民生服务。队员们冒雨寻访老党员,聆听他们扎根基层的故事,从“党员不是挂在嘴边的名号”等朴实话语中,体悟“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同时,实践团开展“被暖人心”爱心捐赠活动,将回收、清洗后的旧被褥及保暖物资送给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走访中与老人拉家常、问需求,传递社会关怀,让村民感受到了温暖。
教育产业齐赋能,青春实践绽芳华
在教育支教方面,实践团为红土镇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通过折纸、绘画等趣味手工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还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航空科普,用无人机演示等方式点燃孩子们探索蓝天的梦想。在产业助力上,队员们走进太和寺村蔬菜基地,参与紫罐茄采摘、除草等农事劳动,体验产业发展的艰辛。此外,他们还尝试开展助农直播,为拓宽农产品销路贡献力量。
调研产业振兴路,汲取智慧悟担当
实践团深入红土镇田间地头,调研产业发展模式。太和寺村的紫罐茄产业采用“集体经营+基地+农户”模式,让队员们认识到组织化、规模化经营对盘活乡村资源的重要性。孙家贬村的“渔、稻、荷”共生模式,展现了生态循环的生产力,开辟了农旅融合新路,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惠家沟村的种养循环实践,通过羊粪发酵成有机肥种植西红柿,实现了“变废为宝”,让队员们体会到科技与传统结合的魅力。这些调研经历,让队员们明确了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方向。
义务宣传惠民,科技维修解忧
三大主题宣贯,助力乡村蝶变
实践团在红土镇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禁毒防毒、国家资助政策三大主题义务宣传活动。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中,队员们走村入户,讲解环保理念和知识,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在禁毒防毒宣传方面,他们针对不同群体,剖析毒品危害,筑牢了乡村识毒、防毒、拒毒的思想防线。在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上,队员们用生活化语言解读政策,提高了基层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信任度。
科技下乡解民忧,专业服务显担当
实践团深入孙家贬村,开展科技下乡义务维修活动。队员们化身“电器医生”和“单车守护者”,对森林防火摩托、电饼铛、电风扇等进行维修,还检修童车排除安全隐患。他们用专业知识解决村民生活中的难题,让知识在乡村绽放出实用价值,诠释了青春担当。
“聚爱”红土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已圆满落幕,但青年学子们服务乡村的脚步不会停止。此次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在红土镇这片土地上,用行动践行了青春誓言,不仅深入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提升了自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他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听党召唤,跟党奋斗,以青春之我,为乡村振兴添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