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南宁学院“烽火守魂,匠心筑梦”——“不孤”薪火相传实践团抵达柳州市鹿寨县第一站——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探访、史料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挖掘鹿寨红色资源,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让红色薪火在实践中持续传递。
在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曹贻高同志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局内的基本情况。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秉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理念。该中心融入“红色文化、军旅文化、双拥文化”元素,承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抚帮扶等事务,指导乡镇服务站规范化服务,力求让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军人家属及党和政府都满意,增强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曾获群众赠予的致谢锦旗。“退役不退奋进志,转岗不转报国心”等表述及军人誓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成就等内容,彰显了对军人军属的重视与尊崇。
图为实践团于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参观学习
随后,一场意义深远的座谈会在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上,烈士家属、62年老党员欧阳杨碧女士深情讲述了父辈的革命经历。她的父亲是一名地下工作者,2023年被追认为烈士。欧阳杨碧前辈眼中闪着泪光,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讲述了四宝村的剿匪往事,同时叮嘱我们年轻人铭记先烈骨气,珍惜和平,传承守护江山的责任。83岁的退役军人蓝春华老爷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蓝春华爷爷出身军旅世家,父亲1929年参加红军,兄弟三人分别投身海、空、陆军,他1964年参军,虽条件艰苦却心怀为国站岗的坚定信念。
李清来爷爷讲述了往事的英雄事迹,李清来爷爷1965年参军,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曾在猫耳洞浴血奋战,由此联想到江口剿匪战士的艰辛。他强调这些历史是国家之根,江口剿匪胜利为农会开展工作、百姓分得田地奠定基础,“匪患根除,民乐业兴”是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图为实践团于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座谈会倾听李清来爷爷讲述了往事的英雄事迹
前辈们的讲述,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后辈的殷切嘱托。这份慰问,让我们与历史对话,与英雄共鸣,更让我们明白:如今的安稳生活,是先烈用鲜血铺就;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家国安宁,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我们会将这份感动与铭记深埋心底,以行动续写对先烈的承诺,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图为实践团于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