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家,大学生资讯发布平台
大学生之家

追寻鹿寨红色足迹,传承英雄不朽精神——南宁学院“不孤”薪火相传实践团鹿寨实践纪实(二)

    发布时间:2025-09-21    阅读:
    来源:农姞琴;陆晓丽;劳佳慧;梁周演;邹胜勇;滕春宏
  7月14日,南宁学院“烽火守魂,匠心筑梦”——“不孤”薪火相传实践团抵达柳州市鹿寨县第二站——江口乡烈士陵园,实践团成员与退役军人蓝春华爷爷、韦清来爷爷一同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来到碑前,93岁的老兵莫兆明早已等候在此。看到年轻的实践团成员,莫兆明老人十分激动的说:“今天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来了解历史,我心里特别激动。我们脚下的江口乡,七十多年前曾是剿匪斗争的前沿阵地。”
  这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1998年7月28日由红口乡党委、乡人民政府敬立,从老地方迁到街北小岭,碑高16米,碑身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碑座上刻有27位烈士的名字(原24位,后补3位本地英烈)。碑上的对联“克敌兴邦献身革命英灵常在,赤胆忠心造福一方浩气永存”,生动概括了1950年前后解放军和地方干部与土匪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图为莫兆明爷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述了1950年剿匪的历史背景
  莫兆明老人向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述了万家义英雄事迹。万家义是湖北汉阳县人,22岁,共产党员,南下工作团员,在剿匪斗争中不幸牺牲。还有章充边、赵庭英、莫忠提、高登祥等烈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为了鹿寨的解放和安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小的曹奎年仅17岁,来自湖南郧阳县,为县大队战士。此外,还有七位无名烈士,他们的姓名虽未被记载,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图为莫兆明爷爷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向全体成员详细讲述了万家义英雄事迹
  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碑前静静聆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畏惧、英勇斗争的精神。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安宁,这种精神值得永远铭记和传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永垂不朽碑描红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