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美的启蒙,草堂文华幼儿园文物美育课让孩子们对话历史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探索”之旅在草堂文华幼儿园展开。孩子们没有走进庄严肃穆的博物馆,而是将厚重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请”进了熟悉的教室,通过一场融合了趣味与创造的美育教育活动,与自己家乡的历史文物进行了一次亲密对话。
活动围绕“聆听文物故事·创造我的珍宝”主题展开。教师们精心挑选了多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代表性文物,将其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易感知的教育内容。通过高清图片、精心复制的仿制品、生动的动画视频和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老师们将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寓意和艺术价值娓娓道来。
“你看,这个陶罐上的花纹像不像我们画的波浪线?”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仔细观察着文物上的纹饰与造型,踊跃地发表自己的发现。他们用稚嫩的小手触摸仿制文物的质感,用好奇的眼睛捕捉文物上的色彩与形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着家乡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了解历史不是终点,激发创造才是核心。活动的后半程,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拿起画笔、黏土、彩纸等工具,尝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文物之美。有的孩子临摹了文物上的精美纹饰,有的发挥想象力,将文物造型与现代元素结合,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未来文物”。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真与创意,展现了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独特的感知和表达。
园方表示,此次将本地文物资源融入美育教育的实践,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从小建立起与本土文化的连接,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观察-理解-创造”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了美育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赵梓淙/文 赵梓淙/摄)